第八百八十五章 聚会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八十五章 聚会 (4 / 5)
        邸报上登载了消息,太傅兼侍中曾公亮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赠太师、中书令。

        本来最初是拟谥忠献的,结果被礼官刘挚反驳:“公亮居三事,不闻荐一士,安得为忠!家累千金,未尝济一物,安得为献!”

        好尴尬,但是偏偏“众莫能夺”,只好改谥宣靖。

        曾公亮性子吝啬,又善经营,殖货至巨万,然而“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这其实也是老曾的一种为臣之道,不跟任何人有瓜葛,这叫“孤臣”,皇帝挺喜欢的一个类型。

        最关键是他曾力荐王安石以间韩琦,后来又和王安石发生政见冲突。既不是坚定的改革派,又不是坚定的保守派。这才是遭到诋毁的原因。

        当年赵抃和张方平一起反对王安石的时候,曾公亮也同意了的,结果赵抃想依法办事,导致王安石去相的诏书没能立即起草。

        曾公亮算计之后,认为王安石赢面更大,于是又派儿子连夜给王安石通风报信,王安石立即入宫面见赵顼,导致老张和老赵错失了机会。

        王安石很感激曾公亮,提拔其子曾孝宽入枢密院就职。

        苏轼曾经责备曾公亮不能救正补弊,曾公亮的解释是:“上与介甫如一人,此乃天也。”

        世人以此讥讽曾公亮,认为他用这种办法保持禄位与宠幸,不是正人。

        不过曾公亮对赵顼来说,的确有定策之功,仅次于韩琦。

        韩琦得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的碑文,赵顼给了曾公亮同样的待遇,御篆其碑首曰“两朝顾命定策亚勋之碑”,并配享英宗庙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