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举 (3 / 5)
苏油施加了压力,转运司行文提醒大宋过来的通判们,今年的考绩,各地的人均粮食产量算是一桩。
李道成和黎文盛也下了严命,地方督促百姓耕作,不得懈怠,如此各地开田种稻,才算是完成得不错。
苏油推行的是眉山模式,还是老一套,将交趾社会拆解成一个个小家庭,再搞联产,增加社会稳定性。
第一年推广家禽养殖,果树种植,以及桑基田,桑基鱼塘,鼓励种桑养蚕。
被土人们用作肥料的硝矿,也被化工厂提炼了出来,制作出了第一批炸药。
吉贝布就是木棉所织的,之中南半岛上最常见的东西,因此硝化棉的原材料一点都不缺。
两万多战俘被转成了工人,开始修造下龙湾北面的新港口——锦普港,以及从先安到锦普的运煤通道。
第一炉试验用钢已经在锦普港炼了出来,品质绝佳。
这个月,张麒和晁补之,考察完了交趾各地一百一十二处金穴,统计出了一年的产量,三万三千六百两!
银矿因为采炼技术落后,不如黄金那样可以搜集天然金块金沙,反而完全没有得到重视,其实与大宋广州两浙诸路银矿规模不相上下!
因为大部分的金矿,同时也是银铜伴生矿床,交州上游的富良州,铜矿丰富,有大量的胆矾,孔雀石存在。
考察回来的报告,以及精钢的炼成,惊动了王韶和李舜举。
苏油与两人联合上书,交趾钢的精纯程度远超大宋如今各地钢材,金银铜储量丰富,要求朝廷重视这个地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