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流民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零三章 流民 (4 / 4)
        “如果纵观三国,大宋,其实是应对得最合适的。”

        “至少陕西,开封,旱蝗为祸不烈,但是同样的地区,西夏牛马国人,尽多瘐死,辽国千里赤地,国主北狩。”

        “而我大宋受灾区域,至少有一半地区,尚算安定。”

        “为什么?因为我们将事情做在了前头。陕西水利,本身就有相当一部分,是抗旱设施,开封汴口大工程,汲得黄河之水,无需待雨而耕。”

        “臣出身农家,知道农时五年,一丰,两平,两灾,乃是常态。”

        “故先祖仲先公,丰年里以稻易黍,收储芋头,就是因为这两样东西耐存储,可以接济之后的灾年。”

        “臣知道饿肚子的滋味,能让治下无一饥寒,固臣之所愿。然犹有无数的下等户,瓜菜半年粮,采荠菜槐叶以度饥时。每思及此,惶愧难以自处。而况一国乎?”

        “常言道,水灾闹一路,旱灾闹一国,此次旱情,严重程度不比黄河改道稍差。”

        “灾情应对到人事,为何在河北凸显?就是转运使韩绛韩学士,与文彦博文司空不能相谐,导致了救灾措施不能及时执行。”

        “二公皆能达之辈,却因相互牵制耗去了太多精力。”

        “陛下,异论相搅,固乃祖宗成法,防止权臣坐大,也卓有成效。”

        “但是事情必须有个底线,就是不能因之耽误国家大事,国计民生,否则得不偿失。”

        “新法的弊端,臣早有论述,这里不用多言,但是也同样有过论述,就是新法并非没有优点,更不是不能改良。”

        “陕西和开封,就是例子,同样的法令,只需要稍加修改,仍然不失为良法。”

        “制度,需要持续不断地推行和完善,郑侠城门小吏,眼界不开,爱民之心固然可嘉,但所论并不足取。”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