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头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头 (1 / 5)
        第六百九十五章旱情苗头

        陈希亮已经退休好多年了,不过去年还给苏油寄来了他的著作——《制器尚象论》。

        制器尚象是一个论点,意思是古人创制器物,是根据周易的易象卦图启发所得。

        比如“离”卦,外实内虚,古人就是根据这个卦象,发明了渔网。

        比如耕地用的木耒,取于“益”卦,益卦上巽木,下震动,互艮为手,互坤为地。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陈希亮认为,从这个观点解释易经,易经就是一部总结自然规律的书。

        而《易卦》,则是讲解如何利用总结出来的规律,为人谋利的方法论。

        所谓“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系上·十一章》解释得很清楚。

        苏油觉得这个理论稍微有些粗糙,还不够那么精细,但是人家老头就是用这套方法论,发明了摆在他面前的这座飞架汴河的虹桥,用较短的材料,完成了大的跨度架构,实锤面前你还能怎么说?也不得不服。

        不过这些理论上的争议也和八公说不着,苏油只捡着开封府的热闹,一路与八公讲解。

        八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怎么一路的人都让着我们走?这样不好,打仲先公起,苏家都是让着别人先走的。”

        苏油有些无语:“这个真没有办法,八公你怕是忘了,这城如今归我管辖,没打出仪仗旗牌,都是失仪了。”

        八公这才一跺脚:“嗨!你不说我都没反应过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