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罚铜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五十一章 罚铜 (1 / 4)
        第六百五十一章罚铜

        这个其实是经济问题,通过缓慢的通货膨胀刺激经济,虽然宋人还没有有目的有计划地这样做,但是立国百年发展下来,经济体量的膨胀会自然地造成这种现象。

        不过与后世不同的是,大宋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异过于巨大,交通过于不便,人口的贫富差距也过于巨大。

        三大经济区的迅猛发展带来的通货膨胀,要是让其它落后地区跟不上脚步,会极大地增加不发达地区的生产生活成本。

        道理很简单,苏油如今的年薪,换到后世约三百万,而码头最底层的力夫,一年辛苦就值后世一万元。

        如果猪肉要是十元一斤,那还好办,要是突然涨到四十元一斤,对苏油来说无所谓,对贫困家庭来说,买肉就得掂量掂量了。

        在大宋,这就是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对小农经济地区的一种凌驾压迫,后世大明灭亡原因很多,大量白银流入南方,引发通货膨胀,和饥荒一起导致北方破产,也是原因之一。

        如今粮价,盐价,各地差异很大,还有最搞笑的,是居然存在倒挂现象。

        就是最发达地区,如汴京,两浙,粮价均平;最不发达地区,不光荆湖,即便是河东路,陕西路,广西,广南那种边区战区,粮价都很低;而粮价最贵的,反而是次发达地区江东,江西。

        还有就是四川这个特例。

        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柳大见官人在那里愣神,已经不知道苏油的思绪,早飞到开封府之外的地方去了。

        控制物价,薛向一直坚持的官榷救国,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

        想到这里,苏油也不由得暗自侥幸,大宋一直牢牢控制盐价,这就是宏观调控的威力。

        粮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盐价虽各地价格不一,却一直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着区域稳定。

        比如开封府,从立国后到现在,基本都稳守着一斤三十五文这条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