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赐第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章 赐第 (3 / 4)
        写过黄冈竹楼记的王禹偁曾指出当时汴京的房价:“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非勋戚世家,居无隙地。”

        苏油的赐第在内城,正是所谓的重城之中,双阙之下,这是重赏,是非常幸运的。

        宋朝很长时间内都未建设官邸,京朝官只能自己租房子。

        寇准一生曾两度入相,一任枢密,“富贵四十年”,“无田园邸舍”,每次回京觐见只得寄居僧舍或赁宅。

        当时有名的处士魏野赠诗给他:“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

        一次,辽国使者访问大宋朝,在国宴上直接就问:“谁是‘无地起楼台'宰相?”——尴尬的是,这时的寇准已经被朝廷贬谪了。

        当然这也不是寇老西儿没钱,这娃可是奢华了一辈子,只是觉得在汴京花一两万贯买房太不划算罢了。

        真宗朝的枢密副使杨砺,租住在陋巷,“僦舍委巷中”,他去世时,宋真宗冒雨前往祭拜,发现巷子狭窄,连马车都进不了,“乘舆不能进,步至其第,嗟悯久之。”

        韩琦就曾经对仁宗禀报过:“自来政府臣僚,在京僦官私舍宇居止,比比皆是。”

        欧阳修调到京师任职,租住的是破旧小屋,一下大雨就浸水,愁得老欧阳诗兴大发:“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潴。墙壁豁四达,幸家无贮储。”

        但是也有聪明人,宋真宗朝宰相丁谓就算是一个。

        丁谓当了宰相,投资房产的第一步,是在汴京水柜街购置了一块地皮。

        因水柜街地势低洼,经常积水,所以地皮价格很便宜。

        然后老丁下令在集禧观里挖了一个大水池,作为市政工程项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