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议 (2 / 4)
“这只是第一桩好处,还有夔州户籍,一日可从两千增致万户,加上二林,江阳,泸州周边,户数不啻六万,人口不下三十万,朝廷岁入,可年增百万贯有奇。这是第二桩好处。”
“官家新极,西南就景附,如此必然声威大盛,震慑西北。这是第三桩好处。”
“陕西得劲卒万五补充,可缓捉襟见肘之势。这是第四桩好处。”
“二林精铁,兵器,从此可以直入汴梁,得充边军。这是第五桩好处。”
“这样的万五精锐,比之陕西临时征召的二十万乡勇,谁更堪用,一眼可知。有了这支军力,乡勇之事即可暂缓,使人民得以休息。这是第六桩好处。”
“西南军力,几乎皆是夷人,减少其地善战夷人的数量,所留者皆力耕之民。于西南稳定,大有裨益。这是第七桩好处。”
“七利可图,而不见害,臣以其事可为。”
“朝廷所付出的,只是精择几位清能干吏,外加……一纸宣励诏书而已。”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案,然而司马光又跳出来反对:“陛下!此举欠妥!”
赵曙刚刚才觉得松了一口气,现在又气紧了,郁闷道:“却又是为何?”
司马光说道:“囤安控鹤两军,俱为夷人,夷人难制,无军纪军规可言。能不扰民?此为其一。”
“沿边各部,各有驻泊,新军移驻,防区如何划定?如何不与老军冲突?此为其二。”
“两军在西南就食,粮秣充足,资财充裕,过惯了好日子。西边穷苦难当,一日供饷不及,就可能生变。此为其三。”
“两军为西南土著,克服瘴气,翻山越岭,或许厉害。然用于西北,或者水土不服,或者战法不习。这万五千人,与骑兵交战过吗?臣以为胜负难料,此为其四。”
“从西南至西北,转徙三千里,沿途扰动,四境不安,此所谓未战先乱,智者不取。“
”兵以土著,习地势,明气候为上,此为其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