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会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会 (1 / 5)
        第三百三十六章朝会

        比如考课制度,重在考察履历资历,磨勘重在审核档案文书是否齐备,业绩方面反而常常被忽视。

        这就造成“限年而校功,循阶而进秩。”

        造成论资排辈成为主流,大量人才得不到突出表现,所谓“不问其功而问其久”,“官以资则庸人并进”。

        同时,刻板的制度时常被主管机构的官吏利用,成为索贿敛财的工具。如宋高宗时,官员在申请改官时经常遭到主管人员的刁难,材料稍有瑕疵,便被退回。

        而且,手握大权的官员还可以曲解条规,特别是在差遣程序上干涉主管机关行使职权。

        宰相们又常常不顾吏部的职责,随意扩大“堂除”的范围,甚至干预到某些下级官阙的任命。

        因而,各种晋升制度只适用于常态下对普通官员的约束,但却无法阻挡潜规则的干扰。

        一通门道细细讲出,苏油觉得更懵了。

        那些千年以后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不去说它,单论自己,是属于第四条路还是第三条路?

        如果仁宗还活着,那妥妥的第四条,不过一朝皇帝一朝臣,如今是赵曙在位了。

        苏颂安慰道:“别担心,你的升除,还达不到官家关心的程度。”

        苏油反而松了一口气,君择臣臣亦择君,赵曙这样的君主,苏油真是提不起心思来伺候。

        正旦大朝会,在大庆殿举行,诸国使人入贺。

        殿庭列法驾仪仗,百官皆冠冕朝服,诸路举人解首,亦士服立班,其服二量冠、白袍青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