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船设计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船设计 (3 / 4)
        紫燕归来花满城,苏油觉得日子都美出泡来了。

        盐井增加到了十口,新井的出现让江卿们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交通瓶颈。

        仅靠二林部的四艘船是不够的,众人这才想起苏油曾经提醒过他们造船的事情,只是他们当时都把目光投到了修路积累名声上去了。

        如今路还没修到益州,问题便已经凸显出来。

        好在新式帆船技术初步积累成型,二林部的那种圆底流线型战船技术,沿江船场也非常成熟,加上资金尚算雄厚,因此商号董事会决定,一边大造盐仓囤货,一边招揽造船工匠,开造新船。

        买船是不行的,如今的江船多是松木制造,偷工减料,川人的习惯是从益州一船跑到扬州,然后连船带货一起卖掉。

        苏油的龙骨小船给了船工们极大的提示,榫卯结构是中国祖宗们玩老了的花样,如今还有了铁质螺栓,那就用拼合式龙骨。

        新船抛弃了一次性使用的方式,采用上等的木材——龙骨和肋架用的是最细密的川中特产的大桢楠,其余部分用槠木、榆木,衬舱底和甲板则尽量用杂木降低成本,舵杆要使用榆木、榔木,舵板和桅杆用杉木。

        桅杆也可以用铁箍拼接,但目前川中还没有这般造船的——衫木大料不缺。

        铁箍还是要用,不过只是为了加强桅杆强度。

        索具出于成本考虑也用了多种材料,锚绳缆绳用青竹皮蒸煮成竹丝,然后用制绳机制成,帆索用大麻制作的麻绳。船帆抛弃了笨重的草席竹席,改用苏家结实的铜钱麻布。

        船帆的面积远远超出了如今普通江帆的大小,船长度足有十丈,最宽处四丈,主桅高度八丈,两根次桅六丈。

        整膄船是新老过渡的产品,通过所用的度量衡便可以看得出来。

        整体看上去,新船水下部分和二林部战舰几乎一样,圆底流线型。

        水上部分则更加接近苏油他们的飞剪式小帆船,桅杆也是老款,不过风帆变成了新款,而且控帆系统引进了可龙里号的设计,只是因为桅杆数量增加了,需要增加人手分别操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