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石通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石通 (4 / 5)
        宋代的榷政,对朝廷来说,不算坏事,毕竟能在冗兵冗官的大环境下支撑那么多年,靠的就是税赋和国家专卖。

        盐,茶,矿政的好坏暂时先不去说它,不过这铜政,实在让人有些蛋疼。

        立国百年,商品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后,铜币不敷使用了。

        怎么解决?宋朝的办法是全部收归官府,甚至连民间用铜都加以严格限制,铜器除满足官员,寺观,宗室使用,以及古代文物,其余通通列为禁品。

        然后完全不考虑实际价值,强行定价,导致官府一套价格,民间一套价格。

        宋初官府从民间收铜,每斤才一百文钱。

        可一贯铜钱,理论上也就一斤,史书上常写的官员犯错,罚铜几斤,在北宋,指的就是几贯。

        十倍的价差,清楚明白地说明了所谓专榷的本质——残酷而粗暴的资源占有和掠夺。

        光在四川,这就导致了好多的问题。

        第一,向夷人买原铜,因为价格不高,夷人便不愿意出售。

        第二,官员通过特权,百钱买铜一斤,熔化后制造成铜器,便能卖到近一贯!简直就是暴利!

        第三,州官敢放火,百姓就敢点灯,于是纷纷化钱造器,私铸泛滥猖獗。

        第四,坑户利薄,不但不可能积极,还只可能大量掺假,矿砂加泥土一起掺进去卖给官府,总要有少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