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刘奉世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刘奉世 (3 / 5)
        而国家的水最终还是来自于地方,这就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

        地方经济发展不起来,水越来越少,最后造成的依旧是国家的大衰弊,想抽水,结果连井都干了。

        还有一个痛点,就是苦于地方用度不足,地方官们就开始有针对性地设计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然后将之加到治下老百姓的头上。

        如果将玉黍和土豆两种高产作物纳入农税税源,无疑就拓宽了地方增加税收的空间,蔡京认为时机已然成熟,可以将自己和司徒讨论过很多年的税制改革提上日程了。

        国地分离。

        这个政策的核心就是将商税收归国有,农税分作两部分,按照比例由中央和地方合理分配。

        农税空间打开后,这个方案就能够刺激地方建设粮食加工厂,鼓励农户种植高产农作物,之后农税会大增,地方将从中获得更多的截留,短期内让地方官们感觉到“滋润”。

        因为在增长期,因此中央也不会因农税分流,而带来太大的农税下降。

        这就相当于将高产作物带来的农税增长这部分,留给了地方。

        不过要以商税作为交换。

        大宋大多数地方都还是以农为主,这其实是用商业的长期远期利益,与农业的近期利益来了个交换。

        再发展十年,工商的税收会远远超过农税,地方官们才能够发现自己治下的“优良资产”,通过这样的方式被被朝廷“骗走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可是又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远见卓识呢?或者说就算有,三年一转的地方官,谁又能拒绝能够立马就到手的利益呢?

        当然,每年的海外金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也给了蔡京这样的底气。

        如果这项改革能够成功,可以想象,必将让大宋更加的繁荣昌盛,而蔡京在天下百姓、地方官员、朝臣和陛下的心里,地位必将有个明显上升,贤相之名,必然拿捏得死死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