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吏额 (3 / 4)
“今行重法,给重禄,贿赂比以前少了,吏员们也有固定收入了,因此都不忌部门加人,反而高兴于少事。”
“这就是吏额这些年来的本质变化。”
“要定下来一个部门需要多少人,其实很简单,旧法以各司的事务难易程度,一共分了七等,我们将之作为标准,繁重的工作算作一分,轻松的工作至一厘以下。”
“我们只要取逐司两个月的事务,做一个分析统计,所有事务的分数就能够定下来,再积若干分为一人。如此一来,每个部门吏额多少之限,无所逃矣。”
苏辙认为这个建议很有价值,又加上自己的思路,就是目前并不裁撤一人,只需要等待吏员年满转出,或者身故,吏员超额的那些部门不做补充,等到及额而止就可以了。
如此不显山不露水,不过十年,超额的那些部门自然就消尽。
应该说苏辙这个主张是非常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于是这个建议上报到尚书省,当时就获得通过。
数月之后,诸司的统计工作完成,苏辙又根据统计数据做成报告,以申三省。
吕大防得书大喜,认为这必将是自己任上的大政绩,特别重视,专门成立一个部门的来详定此事。
有个叫任永寿的吏员,为人精悍而滑,预先知道朝廷要进行吏额改革,提前做好准备。
每次见到吕大防,都能侃侃而谈。
这让吕大防很欣赏,即于尚书省创立吏额房,让任永寿与几个吏员筹备此事。
但是吕大防犯了个错误,想吃独食,又因为吏额房是新成立的部门,没有告知门下省,“凡奏上行下,皆大防自专,不复经由两省”。
但是高滔滔是必须知晓这件事情的,一天,内中出了两封高滔滔签署同意的文书到中书,其中一封就是同意一个部门吏额的事情。
门下省收到这封文书后,当值的吏员去找本省侍郎刘挚,请封送尚书省,不予处理。
刘挚说道:“凡是内中当时文书,必录黄过门下,照章办理就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