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 (4 / 4)
苏油也不会干那种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事情,所以给他们开了个口子:凡是去老少边穷地区做官的,朝廷会让你们在资历上干一年等于干两年,回来的提拔机会远超同僚。
这也是后世经验,国家增加这么多的国土,自然需要官员去镇守,大宋其实不是官太多,而是大家挤在汴京城宁愿等宁愿抢破头,都不愿意去苦一点穷一点的地方试一试。
其实很多地方大有发展潜力,可是但凡有点能力在朝中吃闲饭的官员都不愿意去。
比如蔡确与邢恕被贬的那个新州,邢居一去就放了颗卫星,只修了两里的堤围,就得地一万五千顷,按照苏油现在的办法,这就相当于连续拿了两任上上,一下子就将同行的差距拉开了。
三年干完后,邢居哪怕再受父亲牵累,一任广东路提刑或者常平仓使是跑不掉的。
这也是苏油为理工背景出身的底层官员设计的升迁捷径。
毕竟没有金刚钻,也不敢轻易揽这样的瓷器活,而大宋如今真正能干动这些地方的金刚钻,其实都握在具备理工知识的官员们手里。
最后苏元贞这个不怕得罪人的“孤臣”,还将尚方宝剑高高举起来威胁,台谏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朝廷即将有所举措,今后凡是那些闲官,都将会被以一刀切的方式,“核实汰冗”。
大宋朝堂一向是“异论相搅”,更何况这般触及所有官吏利益的“公务员改革”。
但是这次却当真奇了怪了,高滔滔诏命一下,皇室、宰执、六部、台谏同声共气,大家一起从自己的职责出发,出主意想办法,一套组合拳下来,愣是整得一干官吏毫无脾气。
正义的大旗果然好用,苏油拿到圣旨后,直接将事情摆在三省朝议和都省联席会议上讨论。
哪怕很多人都有阴暗心思,却也不敢明摆到太阳底下来。
于是决议就形成了,丙寅,高滔滔诏置六曹尚书权官;诏吏部详定六曹、寺监重复利害以闻;诏门下、中书后省疾速立法。
明年春,就要彻底解决大宋发展上最后的绊脚石——冗官问题。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