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潜移默化 (3 / 6)
士大夫功名,立德、立功、立言。
立功需要倚仗仕途才容易得到,不过立德,立言不需要!
在苏油给他们的信里边,这个地方,以后就是大宋文萃之地,各位大佬赶紧来抢地盘啊!
位置很多,文学院、史学院、经哲学院、数学院、天文学院、地理学院、物理学院、化学院、医学院、农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
身有官职的那一帮子还在犹豫,但是很多打酱油的小官和一般身份的平民一点压力都没有,毕竟学院属于皇家,一个研究员,工资都给得比州官还高。
文学院、史学院、经哲学院不好弄,因为这三路大佬,一般都还是高官,苏油采用在京官员客座轮流讲学制。
除此之外还有在民间卓有声誉的学者和词人常驻,比如唐淹、贺铸、晏几道。
文学院的院长是苏轼。
这个真不是苏油特意安排,真是出于照顾民间呼声的不得已。
苏轼已经成了中书舍人,仍赐金紫,而且是免试入职。
按故事,凡是文事优长的人才,才能选进中书舍人,而且必须通过舍人试。
熙宁元年,苏油进中书舍人,虽然只是贴职,仅仅是为了在赵顼需要参谋时有“职责在身”,都经历了严格的考试,交了二十几篇呈文,走了一通过场才得到。
这个职位非常紧要,属于天子近臣,是天子储备宰相人才的地方。
其职责看是秉承皇帝和中书的意见写写文章,其实要负责对皇帝解释学问、政务,引导皇帝与政事堂达成一致意见,参与制定国策,最后将国策大略,即“词头”,变成华美文字即“敕诰”,颁布天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