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无双国士 (3 / 5)
于是他赶紧给朝廷打报告,要求慎重,先期进行线路考察,这可能是几十年的大工程。
结果他完全多虑了,现在的朝中,有的是明白人。
陈昭明就明确指出,蒸汽火车头是新事物,前期只做两件事,一是勘测线路,二是试验和完善机车的可靠性。
首先就是在汴京到陈留的六十里,以及银丰监到八番镇的五十里,先搞起来,进行技术积累和摸索。
第二步,就是在如今铁路条件最好的地区,也就是汴京——郑州——洛阳四百里之间,修通第一段铁路。
这段路在黄河南岸平原之上,一马平川,道路基础最好,市镇最多,位置最重要,财力最充裕。
郑州又是工业大基地,一切条件都具备。
有了这四百里,嵩阳兵工厂的武器可以源源不断支援两地,三处重镇之间的兵力可以自由调配,大宋就有了保底的底牌。
整个计划分作三年完成,之后才是陈留到徐州,洛阳到京兆。
等到苏油看完这个计划,都不由得暗呼。
精彩,漂亮!
现在大宋的知识分子,还不是后世晚清那种内卷了千年之后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开始开拓的,发散的,积极的。
救国之道,他们一直在努力尝试,也敢于尝试。
哪怕是王安石那种饮鸩止渴的方法,他们都硬着头皮搞了十年。
现在有了更好的方法,他们压根就不会向满清政府官僚们那样,对新技术新产业大加反对和忌惮恐慌,连很多荒谬的理由都敢提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