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堂课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堂课 (3 / 5)
        “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之间,共计两百四十二年的大事。”

        “用了多少字呢?不过一万六千字。”

        “故而《春秋》难读,便是因为其言微而义大。即所谓的——春秋书法。”

        “所谓的春秋书法,究其根本,即夫子在用自己的文字概括历史的时候,表现出了他的思想倾向。”

        “与司马迁《史记》,传记之后太史公曰的史评体例不同,夫子将这种思想,隐藏在了文字当中,没有直书出来,称为‘曲笔’。”

        “何谓曲笔?一言而明,乃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但是《春秋》中全是曲笔吗?也不是,里边同样有据事直书的一面。”

        “以曲直明是非,便是大义。”

        “何谓是非?左丘明发微探幽,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

        “孟子有云: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因此夫子的《春秋》,暗含褒贬,即便行文中没有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通过细节描写,文字使用和材料选择,都能够委婉而微妙地表达出作者主观看法,批判态度,以及对礼制尊卑的维护。”

        “这种笔法,到后来很多人都在用。但是《春秋》之所以被褒扬,除了夫子首创,通过这种笔法,捍卫了史学家的尊严,声明了自己的立场,也维护了自己心中的纲常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了为最大多数人接受的‘仁义’,与‘善良’。”

        “明白了这些之后,我们再来研读《春秋》,就能在字里行间,读懂夫子在维系的是什么。”

        “第一句——元年春,王周正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