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台山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台山 (3 / 5)
        太平兴国五年,太宗又诏修五台真容、华严、寿宁、兴国、竹林、金阁、法华、秘密、灵境、大贤十寺。

        太平兴国七年,十寺修建完毕,赐鹿泉寺为太平兴国寺。

        从此之后,五台山寺庙“雕梁榱栋,焕然一新”,佛教开始重新昌盛。

        景德四年,真宗敕五台山真容院建重阁,设文殊像,又赐额“奉真阁”。其“绮焕殊丽,映曜林谷”,盛极一时。

        到了如今,五台山共有寺庙七十三座,几乎便恢复了唐代规模。

        真容寺里,一名中年儒生正与自己的妻子一起,欣赏精美的文殊造像。

        殿阁左右两壁上雕有三头六臂的准提佛母和八臂的摩利支天像。

        佛母前双手合十,后上双手各捧日、月,后下两手左持镜右握才印,才印上刻“仙佛同宗“四字。

        支天八臂各手分执日、月、玲、标、绳等法器,与佛母遥相对应,横眉怒目。

        大殿后壁,塑有多变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活泼可爱,与两侧的佛母和支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殿中间,端坐着驾乘狮子的文殊菩萨。

        菩萨顶结五髻,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一手持手持如意,象征智慧成就。另一手持经典,代表智慧的思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