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 (3 / 4)
“国策执行的关键,不在大刀阔斧雷厉风行,而在水滴石穿,动静不大但坚定持久,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便是此理,王相公说治政务安静,也与之相近。”
“如今大宋局面从容了许多,我们有时间试着来,一步步来了。”
赵顼看了看殿中众人:“各位对涪国公的意见,有什么看法,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众臣都是面面相觑,这就是涪国公的理论水平。
别看苏油才刚刚过了三十四,这娃将大宋地方官职,从小到大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几乎都轮了个遍!
这尼玛就是整整**地方实务锤炼出来的丰富经验!
而这还是从中探花入仕起算,要从入成都在张方平手底下打酱油算起,得是二十五年!
再往前推,从在眉山统合江卿势力开始的话,已经整整二**!
换做一般的大臣,三十五岁中进士不算晚,再等到拥有苏油这样的经历,都已经年逾花甲,多数入土为安了。
孙固第一个拱手:“臣赞同涪国公之议。”
韩缜估计在枢密院早都跟孙固商议妥当了的,也紧跟着拱手:“臣也赞同。”
蔡确微微一笑:“涪国公此议,让臣大开眼界,臣也赞同。不过所荐之人是否得用,尚需考量。请陛下择日召晁补之进对,还有将关于在两浙路移民的政策条陈,录备于中书,以便参考得失。”
王珪到此也无法再坚持,只能躬身:“臣附议。”
赵顼很高兴:“好,那就如涪国公之议,不过要以百姓自愿为原则,先试点从蜀中移民荆湖。”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