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治理辽东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 治理辽东 (1 / 2)
        其次,控制盐业。

        盐业,也是一个重要的点略物资,利润丰厚,陈玉来到辽东以后,将制盐业收回官办,如此一来,增加了官府的收入,让陈玉的经济实力上了一个台阶。

        第三,建设交通。陈玉所辖地域广大,从南匈奴故地一直到辽东,长达千里之遥,为了方便商业和军事行动,陈玉新修了三条官道,一条是从辽东的襄平到柳城,一条是从柳城到美稷,还有一条是从襄平到乐浪,这三条官道的修建,耗费了大量的钱财,然而,对于安置流民却是很有好处的,这样一来,让流民有了工作,政府又可以提高收入,所以,还是值得的。

        随后,陈玉还兴办各种手工作坊,这些作坊,都是官府出资承办,种类齐全,甚至还包括酿酒,这让辽东地区的商业开始发达起来,在未来的十年之间,成为整个汉朝最为兴旺发达的地区。

        除此之外,陈玉还兴办学校,奖励工商,在陈玉的治下,一所所的学校被兴办了起来,只是,让陈玉发愁的是,这些学校,还少一个主事的人,这个主事的人需要德高望重,需要有真才实学,这样的人真的很难求,就在这时,一个人选被王烈提了出来,这就是管宁。

        管宁,管宁是春秋时齐国名臣管仲的后人,自幼饱读诗书,才高八斗,生性淡薄,不看重名利,在他十六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管宁孤苦伶仃的一个人生活,很是贫穷,于是有人就想赠他财物,结果他却没有收下,只凭自己的能力将父亲埋葬。

        有一次管宁锄园子,竟让他锄到了金子,看着那金灿灿的黄金,管宁完全无视,直接将金子用锄头拔到了一边,不一会儿,华歆也看到了金子,他有些不忍心,就把金子拿了起来,看了一会儿才将金子扔在了一旁,这就是锄园得金的故事。

        黄巾起义爆发后,天下大乱,为了逃避战火,管宁来到了辽东,当时的辽东太守公孙度早就听说过管宁的大名,就想让管宁在自己手下做官,不过任由公孙度如何请求,管宁就是不做官,最后,管宁干脆跑到山里,自己搭了个简陋的房子住了下来,公孙度一看管宁确实不想当官,也就不勉强他,公孙度想通过结交管宁为自己赢得一个尊重士人的美名,他看到管宁生活困难,就经常接济他一些钱财,可是管宁没有收。

        从此,而管宁从此就在辽东安心的住了下来,传授学生,教导百姓,因为他的言传身教,百姓们民风变的纯朴起来,人人有礼貌,家家和睦相处,管宁得到了所有人的尊敬。

        这样一个知名人氏,公孙度几次相请都没有请动,陈玉能请动管宁吗?

        陈玉派人将管宁找到了襄平,此时的管宁,不过三十多岁,一缕胡须飘在胸前,目光炯炯,只是有些清瘦,陈玉看到管宁,微微一笑,先向管宁行了一礼。

        管宁心中一动,心说陈玉不愧是世家子弟,这礼数倒也周全,不过他是一方诸候,自己不过是一个平民,这礼,有点重了。

        陈玉看出了管宁的心思,嘴里说:“管先生,我这一礼是为辽东百姓敬你。”

        “噢?怎么讲?”管宁心中一动,一提到为百姓而敬,管宁的心里有些飘飘然。

        “管先生,我知道公孙度几次请你做官,你都没有答应,今天,我不是请你做官,而是请你教授徒弟,主持整个辽东的教学。”陈玉微微一笑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