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0章 吴玠守蜀 (2 / 6)
千百年来,大多文人骨子里是看不起武人的,在他们看来,武人多是蛮夫野民,不遵圣人教化,不通治国安民,太平时尚可安守一隅,若逢乱世,这些心无大义的武夫多只会拥兵自重,称王称帝,祸乱天下。而在武人内心深处,往往也是瞧不起文人的,在他们眼里,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只懂空谈误国,逞口舌之利,平日满口圣人仁义,道德文章,一经敌军兵临城下,投敌乞命比任何人都要迅疾直接。
这是不是就是文人武人之间的宿命?数千年来谁也无法改变的宿命?
赵构叹息道:“朕自然知道汪藻的赤胆忠心,只是”柳子云接口道:“只是现下金虏未靖,盗匪未平,正需武人奋战沙场,收复山河,中兴社稷。”苏少英迟疑道:“若官家从汪藻之谏,岂不寒了三军将士之心?”
虞允文默然道:“官家莫非忘却了五代十国之祸么?昔年太祖皇帝正是有鉴于此,以文统武,迄今已逾百年,汪藻的良苦用心着实令人钦服,现下我大宋国事糜烂,社稷倾颓,再也无法承受这五代之祸了!”
此言一出,众人蓦然色变。
苏少英沉吟道:“我大宋最重文人,大祖有训:‘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绝不可罪及汪藻,只是现下正是用人之际,武人亦不宜轻慢,招致将士寒心,官家不若留诏不发,静观其变?”
“太晚了。”赵构自御案又抽取一封奏折,长长叹息:“这便是昨夜刘光世的上书。”柳子云三人的眸光同时凝注在奏折上,脸色倏变
‘今日误国者皆文臣。自蔡京坏乱纪纲,王黼收复燕云之后,执政侍从以下,持节则丧节,守城则弃城,建议者进讲和之论,奉使者持割地之说,提兵勤王则溃散,防河拒险则逃遁。自金人深入中原,蹂践京东西淮南之地,为王臣而弃地弃民误国败事者,皆文臣也;间有竭节死难,当横溃之冲者,皆武臣也。又其甚者,张邦昌为伪楚,刘豫为伪齐,非文臣谁敢当之!’
柳子云默然良久,轻叹道:“风雨欲来,非人力所能挽回,自此文武二途,若冰炭无异。唯今之计,平衡文臣武将,只有一种法子。”赵构急声道:“甚么法子?”
柳子云徐徐道:“臣闻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兵败富平,上书待罪,制置使王庶忠州防御使吴玠联同上奏,告西北经略使曲端谋反。”
虞允文迟疑道:“那王庶忠君之名,已逾三朝,吴玠战功赫赫,三代守蜀,现下这二人先后上书朝廷,想来不会有假。”
“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川陕是中原最后屏障,绝不容有失。”柳子云说:“只有赏罚分明,才能令文武诚服。”
赵构略加思付,朗声道:“传旨天下,除汪藻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他迟疑着,又道:“遣人赴西北彻查曲端谋反一案,一经查实,先斩后奏。”
虞允文道:“这个人必须同时令文武二途心服,且具备舍身赴难的胆略。”苏少英忍:“何人可遣?”柳子云道:“非参知政事秦桧不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