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韩五抗金 (1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5章 韩五抗金 (1 / 9)
        曙色已临,朝阳惭惭升起。

        晁过终于慢慢醒转过来,却宛如仍在梦里。

        他毕竟已整整工作了一夜!在他梦里,也永远只有荒山流水孤独,或一连串永无止境的读书声

        晁过瞑目黯然,心神却紧系在怀内刻有‘鸡肋集’三字的书卷上,那是他祖父晁补之晚年所著!

        这是一个属于读书人的时代,名士辈出,政客云集,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司马光曾巩吕夷简纷纷踏上大宋王朝的历史舞台,执掌天下;那是一个没有对错的时代,用人唯亲,党同伐异,政局糜烂,内忧外患,几乎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任何事,而历史的车轮正一步步滑向深渊

        正在这时,一个年青人正慢慢走向政坛中枢,他才智超群,词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与黄庭坚秦观张耒三人求学于苏轼门下,被誉为‘苏门四学士’,这个人,就是晁补之!

        晁过慢慢睁开双眸,心里已在叹息!

        祖父晁补之不仅是名满天下的一代大儒,也是苏轼平生最得意的门生,据说后来苏轼常州病重,苏门弟子数百,只有晁补之一人千里探病,日夜侍奉病塌左右,直到三个月后苏轼病逝,这才痛哭离去!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天下间,还有甚么情感比师生情谊更加沉稳深切?也许在祖父的心中,苏轼不仅是他的良师,也是他的朋友!他的父亲!

        秦州城外,曲端吴玠各乘一匹战马,并骑疾驰。

        城外十余丈宽的护城河,朝两翼蜿蜒开来。曲端挥鞭一指道:“这护城河又名安西河,百年来已庇护西北八十三次,其声名地位,几乎已超越了澶州定辽河!”吴玠点点头,道:“晋卿年少时游历澶州,曾有幸一睹定辽河风姿,昔年辽萧太后挥军南下,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真宗皇帝欲迁都南逃,就在那时,寇相公以死相谏,迫使天子亲赴澶州议和,岁供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以白沟河为界,双方撤兵,史称‘澶渊之盟’。”

        曲端叹道:“忘战去兵百年,武备荒废殆尽,‘澶渊之盟’换取了宋辽百年太平,也从此令天下人息兵忘戈!”

        说到此处,不禁想起了眼下辽邦早已灰飞烟灭,宋都汴梁被攻,二帝蒙尘,喟然叹道:“圣贤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烽火乱世,也不知何时方得太平?”

        吴玠心下一凛,斜目望曲端时,见他神色间殊有伤感之意,不由想起金人南侵以来,尸横遍野,生灵涂炭,也忍不住黯然神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