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章 信王赵榛 (6 / 8)
“因为张浚是一个聪明人,远比我见过的任何人都要聪明!”柳子云说:“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永远都很明白自已的位置,深知在甚么时候做甚么事情,一经做出决断,就再也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够影响到他!”
曲端脸上忽然露出种非常奇怪的表情,长长叹道:“恨不能挥师北上,一会天下英雄!”
“会有机会的!”柳子云凝视着他,沉声道:“曲经略战功赫赫,一人系西北存亡,如今金虏肆虐,西北局势绝不会如此平静,曲经略多年来为天子牧守一方,对峙西夏,当不致有负天下黎民!”
清晨,微雨涔涔缓下,延绵数百里,整片西北仿佛都沉寂在阵阵森冷中!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曲端静立护城河畔,极目惭惭远去的车簇,喃喃道:“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三千里西北地,也不知是树动?还是风动?”
长廊内外阴森而黑暗,仿佛终年都沉寂在阳光背后。
长廊的尽头是一扇很宽阔的门,门上的银环闪烁着缕缕光泽,李曼清推开这扇门,就看见了赵榛。
信王赵榛是一个年约二十三四岁的年青人,星眉剑目,英武沉稳,满脸却透出一种莫名的沧桑和冷漠!可是李曼清并没有觉得失望。因为这位宋室帝胄的眼睛里,始终还在闪烁着一股莫名的光芒,他的神情仿佛蕴藏着种说不出的尊严和高贵。此刻他端坐在正席上,出席夜宴的只有四个人:钟氏兄弟父亲李成和小贾!
赵榛一双发亮的眼眸,始终盯在李曼清的身上,忽然道:“姑娘就是秦王爱女李曼清。”他的声音温馨而亲切,俨然间一派大家气度,且神态异常谦虚客气。李曼清歉身施礼,恭恭敬敬的道:“民女李曼清见过信王殿下!”赵榛微微一笑,道:“李姑娘精华内敛,玉面肃重,身负上乘武功却又多谋善断,秦王不愧是名满天下的人杰,竟出像李姑娘这般出类拔萃的人物来!”他的眼力如此高明,说话如此得体,纵使是钟氏兄弟,此刻也不由对这位年青郡王大生好感!
李曼清平静答道:“奴家智殊浅短,当不得殿下谬赞!”钟莫离凝视着她,微笑道:“今趟若非侄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殿下又安能轻易化险为夷,李兄得此爱女,着实令人羡慕哩!”李成面色尴尬,正待说话。只听得赵榛微微一笑,说道:“钟李两家数十年管鲍之交,情同手足,总管何不认李姑娘为女,倒也不失一桩美事?”
李成脸色骤变,心道此刻兵败势微,自家父女二人性命尽在钟氏兄弟之手,只是现下信王此举,也不知是何用意?着实令人捉摸不透!
钟莫离察言观色,已知李成心思,当下故作谦恭道:“自四大寇作乱以来,烽烟四起,金虏肆虐,黎民涂炭,我钟氏兄弟禀承祖训,力图匡复社稷,上报君恩,下救民命,奈何智殊浅短,禄禄无成,以至今日。天幸得遇殿下,勇武果决,睿智过人,实为社稷之幸!”他的目光又落在李曼清的身上,戏谑道:“侄女智计无双,老夫何德何能,堪称高堂!”
赵榛微笑道:“自古学无先后,达者为师,钟总管坐拥荆襄之地,麾下兵马数十万,如此人物,任何人都难免心生倾慕的,李姑娘想必也不会例外!”李曼清脸色从容,淡淡道:“殿下所言甚是,世叔雄才伟略,奴家素来仰服已久。”她瞥了李成一眼,再不迟疑,忽然伏身作揖道:“奴家曼清叩拜义父!”钟莫离却好像恍如不知,只道:“女儿速速请起,行此大礼,如何克当!”李曼清只觉一股柔和的劲力在两臂下轻轻一托,竟再也无法伏跪下去!她脸色平淡如水,内心却惊骇至极,潜运功力,心到力至,难道这便是摩尼教不世秘法‘霸王图决’?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秘密,在江湖中,一个人的秘密往往就是他的生命。这会不会就是钟莫离所有的秘密?可是他为甚么要自泄秘密?李曼清只觉得整个人如坠冰窒,直冷到指尖!直到这一刻,她才真正感觉到钟莫离的可怕!凝视着满席觥斛交错,李成谈笑风声,李曼清的目光忍不住又投在钟氏兄弟身上,这才发现,钟莫离虽然在笑,目光中却仿佛透出一股尖针般的锋芒。就在这一瞬间,尊贵和蔼的洞庭湖总管也不存在了,又已变成了阴鸳高傲,雄才大略的一代枭雄摩尼教圣王钟莫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