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飞钱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飞钱 (1 / 3)
        天音洞。

        长明灯下,一慧师太打坐着,一脸慈祥。见清音过来,和蔼一笑,指了指对面的蒲团。

        清音盘腿坐在一慧师太对面。

        洞内焚着一支檀香,香烟缭绕中,一慧师太开口说出一千二百多年前一起震惊大唐朝野危及帝国命运的事件。

        随着一慧师太富有磁力的语音,清音瞬间被带进这起诡异事件的中心。

        ※唐贞元元年,在京都长安街繁华之地,有一家名叫“百隆源”的商号。老板唐万春来自江南桃渡岭号称天下第一大财主,百隆源商号是京城第一家经营“飞钱”的私办机构。

        唐朝商业发达,长安街更是商贾云集,南来北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人要想在长安街交易,需要携带大量钱币进京。生意越大,携带钱币越多。同样,外地商人在京出货后,也要将货款运回家。

        旧时商人外出经商,常年奔波于崇山峻岭之间。这种钱币运输方式不仅给商人带来诸多不便,更给一些绿林强盗创造打劫机会。

        “飞钱”于是应运而生。

        长安设有全国各地的驻京进奏院。商人外出经商前先将钱币交给当地机构,换取半联赁证,上面记载着当地地名和钱币数目,另半联赁证寄往商人属地驻京进奏院。商人到达长安后,持半联赁证去进奏院验证,二张半联相符,即可提款购货。

        此赁证就是飞钱。

        同理,要是商人结清收款想回家,离京前可将钱币交给驻京进奏院,换取半联赁证,回到家乡后再持赁证完成异地取款。

        飞钱的好处显而易见,美中不足的是只能地方对地方,不能在各地的驻京进奏院之间自由流通,统一兑付。有时候某个驻京进奏院现金不足,商人急需用钱,只能干等。

        驻京进奏院之间本可以相互拆借,但不少进奏院表面上一团和气,私下互相拆台。加上办事人员官潦,不能及时解决商人急需。

        一些家财万贯、富甲一方的富商嗅到商机,改行经营飞钱。京城第一家经营飞钱的商号是“百隆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