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古蜀文字
第三幅壁画上的内容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我粗略地看了一下,发现这并不是我所熟知的任何一种汉字,如果硬要归类的话,倒是有点儿像是甲骨文,我突然就想起《华阳国志》有载,蜀人‘多斑彩文章’,现在看来这话丝毫没有夸张,这幅壁画上的文字看起来粗犷扭曲,各种圈圈点点层出不穷,让我更加确定这些文字并不是中原的文化产物。
陆常青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道,“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象形文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巴蜀先帝鱼凫统治时期,在一些古蜀的诸侯国出土的明器上发现了这种文字的身影,目前的译文有大概三十多卷,一些常用字句的翻译不成问题。目前这种文字的研究进展一直处于冷板凳的状态,在一些民间的收藏家手里或许能看到这种东西”
“你别说了。”我打断他的叙述,心里就有一股邪火涌上来,“我没想到你是这种人。”
我盯着他的眼睛,他似乎愣了一下,这一细微的举动让我在心里轻轻叹了一口气,“你是在逗我玩吗?根据古蜀地方志的文献记载,这个文明是没有文字的,只有在商代晚期的时候有过一些四川地区“巴蜀符号”的记录,但这种符号究竟是不是文字,到现在还没有定论。就算蜀山的后代诸侯国有自己的文化发展,但不论怎么发展总是脱不了源与流的关系,更何况文字从形成到成熟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短短几百年的存国历史产生文字的可能性更是渺茫你编的跟真的一样,怎么,欺负我读书没你多啊?”
我尽量压低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语气轻松一些,但心里还是有一股控制不住的火气,他不像是没分寸的人,这些硬性知识他也不可能没做过功课,我不知道他这么说的用意是什么,但此时此刻的我只想知道最真实,最直接的东西,对待欺瞒这种事情,我不会留一点余地。
我看着他的双眼,想要捕捉一丝迟疑或者某些别样的情绪,这样我好确定自己的想法,但我又希望什么也没有,因为兄弟之间不应该有猜忌和隔阂。
可是他什么表现也没有,好像我质问的不是他一样,我都要怀疑他的脸皮是不是厚比城墙,我突然就觉得是我太多疑了,把气氛搞得这么紧张,想到这里我有些愣了,心说我是什么时候成为那种难予信任的人的?
突然只听“啪”地一声,我给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只见他击着掌道,“提得好,一下就发现了矛盾所在,但是我没有编故事骗你,古蜀文明是没有文字记载,我一开始也想不明白。”
他耸了耸肩膀,“我的错,没有表达清楚。我看到这幅壁画上文字的时候也很震惊,但是我们在这里这么久,一直忘了一件事,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我的大脑飞速旋转,“什么事?”
他顿了一下,缓缓地道,“这里是祭祀场。”
我愣了一下,突然就有一种被雷劈了的感觉!我只觉得任督二脉像是被打通了一般的豁然开朗!
这里是一个存在于山体里的巨大祭祀场,而“祭祀”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宗教仪式,封建社会里这样的场合势必会有各色各样的人出席,除了王公贵胄,祭司礼者,其中最重要的角色,还有那些外邦使臣
而巴蜀地区的文化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断层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三星堆文明就是一个例子,这个璀璨的文明神秘到后世的学者至今还没能完全参透她的历史,其实这件事和没有文字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导致巴蜀地区的历史有着大片的空白,当然正因为如此,这里的传说和故事像是天上的繁星一样数不胜数。
除了这些,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有一种说法叫“不存在血统纯正的蜀山氏”,这句话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但它却饱含了历史学的深意,在秦灭蜀以后,蜀人残支南下、西迁或者进入中原接受汉化,这些事实构成了一个历史趋势,那就是民族融合。
在这样的形式下,一些蜀山后人即使坚持着自己的民族信仰建立诸侯国苟延残喘,还是避免不了被强大的帝国侵袭、吞并,不论愿不愿意,在丛林法则的不断完善下,蜀人的结果到底只有一种——民族融合。
“所以你的意思是,这些文字不是出自蜀人?”
我意识到自己误会他了,不由得老脸一红,心说可不能再这么冒失了,差点冤枉人家。
他点点头,“我没有说过这是巴蜀的文字,杨哥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判断这是吴国良渚文化的产物,经过了非常长的演化时间,和女书一样是一种很冷僻的文字。”
他这句话实在是让我吃了一惊,我没想到杨哥是我们的历史学顾问,他看起来明明像个打手,看来人真的不可貌相。
随即我的心里就“咯噔”一下,好不容易放下的那块大石头又悬了起来,战国时期的吴国,不就是现在的江浙地区吗?
浙江,又是浙江,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某个苍老却虬劲的背影,花白的两鬓看不出悲喜。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