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螣蛇乘雾
这么想着我站到那些石阶上,手电一打,祭台的各种细节顿时变得无比清晰,整个浮雕的样子渐渐地显现出来,那些暗灰色的线条延伸组合,构成了一副清晰流畅的图案,整体风格十分古朴繁复,让我想到了战国时期的玉璧。
这非常有意思,我听九叔说过,越久远的东西越有神性,唐宋以后的东西,最多也就是材料世间少有,做工高超绝妙,达到的是艺术品的巅峰,而这唐宋之前的东西就不太一样了,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沁血古玉,据说是因为那些用于陪葬的玉珠或者玉璧沾上了死者的血,时间一长,血就渗进了玉里,形成了玉沁一样的东西。
早年的时候我爸到山西出差,在一个同行的茶铺里看到了一块沁血的玉璧,他当时以为是假的,随口那么一问这块玉的来历,同行说是别人送的,没想到他当场就急了,逼着人家查清楚这块玉的来龙去脉,这一查不得了,最后查到这块玉是从一个汉代古墓的尸骨嘴里取出来的,死人归阎王管,玉又是山之精魄,这种东西注定是不详的,我爸和那同行有点儿交情,三番两次地劝那同行把玉埋了,结果人家根本不以为意,后来没几年这同行的老婆就跟姘夫跑了,没过多久他自己出了车祸在医院里躺了半个月,我爸再见到他的时候头发已经白了一半,也不知道是不是和这块玉有关,只是听说他后来花了大价钱请人恭恭敬敬地把那沁血玉璧送回了原处,之后的事情我就不清楚了。
当然这是题外话了,我脚下这块浮雕的雕刻风格繁复抽象,至于到底刻了个什么东西,实在是有些难看出来,我用上了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思索了良久,我得出了初步的结论。
这刻的应该是两条对称的蛇,整幅图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以中线为分界线,呈镜像颠倒,两条蛇的蛇头呈现一个太极合抱的造型,蛇眼看起来应该是闭着的,整幅图案在细节上的处理也十分巧妙,蛇身上的每一片鳞片都雕刻得细致非常,排列整齐规律,有着工笔画般的精致感。
我将光线向边缘移动,整个图案的边缘雕刻了一圈的流云纹,整体形成了一种烟雾缭绕的画面氛围,看起来两条蛇就像是在腾云驾雾一般,有一种肃穆的神圣感,这还不是最让我震惊的,让我费解的是这两条蛇的七寸位置似乎伸出来一对羽翼状态的东西,我一下子有点错乱,心说这雕的什么玩意儿?蛇长了翅膀?
“这是什么东西?长了翅膀的蛇?什么意思?”我不禁皱了眉头,我知道一些蛇类的头部附近生有薄膜,当面临威胁的时候,蛇背的肋骨张开把颈部的皮膜撑开配合蛇类背上的花纹以起到警告的作用,同时这也是蛇类发起进攻的一种标志,但是这浮雕上的蛇“翅膀”显然不是这种情况,我愣住了,没听说还有长了翅膀的蛇啊?
我看向小乔,他的神色很凝重,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他眉宇间有一股不可名状的淡淡悲伤,我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只觉得周围的气氛都被他感染了,不由得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
过了半晌,他才缓缓地道,“这是螣蛇,是一种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兽,擅长兴云驾雾。传说中蛇修炼千年成螣,螣过天劫成神龙,在一些民间传说里,这种有翅膀的蛇是女娲以自己形象制造的宠物,很多部落将其当成宗教图腾,在一些古老的巴蜀文化传说里,因为这种蛇能化龙,所以也寓意着重生和来世。”
我听到“螣蛇”两个字,一下子就想起来了,“螣蛇”一词的典故出于《荀子?劝学》,“螣蛇无足而飞,鼯鼠五技而穷。”
在一些志怪书籍里,螣蛇也与神龟并称,因此被当成玄武的分身,张衡的《思玄赋》当中有“玄武缩于壳中兮,螣蛇蜿而自纠”这一句,也有说法说螣蛇是五方神兽之一,位于中部,总而言之,这种会飞的蛇多多少少都会和宗教信仰扯上关系。
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起来了,机关重重的密室,精心修建的祭台,神秘古老的浮雕,如果这里真的是用来祭祀的宗教场所,那么他们祭祀的对象,究竟是何方神圣?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