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七章:苍龙七宿
“不存在的圆?”我有些奇怪,心说这话什么意思?
他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接着道,“这个祭台是可升降的,这种处处注重平衡的建筑格局让我想起一位古人——梁九,如果这里的一切和他有关联……那么,牵动装置不会距离太远。”说着他似乎是想了一下,“我想到一个办法……陈盛,你呆在这里,站在这些脚印组成的圆外面,记住,一定要在外面,万不可靠得太近。”
陈盛很给他面子,配合地点头道,“一切听小乔哥的。”他没再多说什么,转过身来对我做了个手势,“何弦,你跟我来。”
我听完他的这一番话都愣住了,惊叹之余不禁对他生出几分好奇,这小子到底是何方神圣?他竟然能看出这里的建筑风格出自何人之手,这一点如果没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和实战经验是没有办法做到的,看他年纪轻轻,就这么有本事,我之前只是觉得他不过是身手比我好一点点,头脑比我缜密那么一点点,阅历可能也比我多那么一些些,现在在我看来他真的就是一潭深水,我不知道这个看起来心事重重的年轻人还能带给我多少惊喜,但我很清楚地明白了,不管怎么样,有他在的地方,就是有希望的。
他说的梁九,应该是指生活在明清时代的建筑匠师梁九,这个人可以说是很了不起,一生传奇,他曾拜皇家工匠冯巧为师,冯巧死后,他接替其到工部任职,清初宫廷内的重要建筑工程都由其负责,在中国建筑史里都是排得上号的人物。他最有名的事迹是于康熙年间主持重建了焚毁的太和殿,只要是能称得上是大师的人物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绝技,他在动工之前,按照十分之一的比例制作了太和殿的木模型,其细节构造,装修版型无一不与真实的太和殿相差无二,根据这个模型他成功地还原了太和殿,借此名扬天下。
我有一段时间对建筑学感兴趣,就花时间去涉猎了,在我的印象里,隋代宇文恺、明代蒯祥、清朝“样式雷”、黎巨川这都是非常有名的建筑大师,他们的建筑风格各有千秋,但总体来说,官方以及皇家的工匠会更注重形制和规矩,颐和园的建造者“样式雷”家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过我了解的这方面知识只是一点皮毛,让我去实战归类怕是要丢人现眼的,他能如此肯定地断定这里的建筑风格,实在是不简单。
他带着我走到密室右下角的承重柱前,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心里不禁开始犯嘀咕,他就道,“把手放在柱子左侧,镜像跟着我右手的高度,如果感觉有什么异样马上告诉我,听我指挥,不要乱来,知道吗?”他的表情十分认真,我慎重地点头,“我知道了。”
他就点点头,将手半举起来放在柱子的右面,我也学着他的样子,将手举到头顶放在和他的右手同一水平线的位置,他看向我,我做了一个ok的手势,他就开始慢慢地在柱子上移动着右手,大概过了十几秒,他的右手轻轻动了动,我见状也学着他的样子轻轻在柱子上按了下去,我能感觉到平滑的柱面上真的出现了一小块凸起的正方块,随着我的动作似乎从柱子里传来了某种轻轻的“咔擦”,有点儿像给玩具上旋转发条的那种声音。
我瞪大了眼睛,有点小小的吃惊,他的脸上也露出了淡淡的喜色,对我点点头,接下来把手向斜下方移动了一小段距离后再次轻轻叩了叩,我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学着他的样子在镜像的位置做同样的动作,又是一声清脆的“咔擦”声音,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情况。
他的左手突然在胸前做了一个往下压的动作,我不知道他的意思是不是让我保持耐心,接下来的几分钟里我们就这样一直相互配合“打地鼠”,终于,在重复到第七次这一动作时,他停了下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可以了。”
我长呼了一口气,心说总算大功告成了,我好奇地等待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有意思的是,我注意到柱子上我们一路按下去的机关好像是按照某种规律排列的,准确地说,七块凹槽组成了一条类似于蛇的图案,这是
我看着这个图案,只觉得十分熟悉,我捏了捏眉心,心说拜托了我这个脑瓜子,这次可别在关键时刻给我掉链子了,我看着那柱子上的图案,蛇,蛇类,类蛇动物,七节
我的大脑飞快运转,看着看着突然我就灵光一闪,这不是苍龙七宿吗?准确的说,如果将这些凹槽看成一个一个独立的点,那么它们的联结规律和排列顺序,和我在秦代的古籍复件上看到的“苍龙七宿”如出一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