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来了援藏生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来了援藏生 (1 / 3)
        第二十四章来了援藏生

        新一期校报上发表了德仁的专访《究竟为什么?——退学风波的背后》。虽然,文章中隐藏了有关学生的姓名,但是许多读者

        (其中包含着斌、王艳红)还是兴致勃勃地来到校报室,这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小型的读者座谈会。

        大部分读者都同意专访中关于退学原因的三点分析:来自个人的,来自社会的,来自家庭的。

        斌抢先发言:打铁先得自身硬,大学是自己考的,就得坚持上下去,为什么因为不包分配就打起退堂鼓。由于我在父亲跟前流露过不想上了的想法,父亲就跑到学校来逼我退学,结果闹得满校风雨,造成不良影响

        德仁说:没关系,吃一堑,长一智,只要你今后努力学习,增长才干,就不愁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马前进同学接着发言:正像校报专访所说的,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流行也影响了我们学习的情绪。由于一些行业中学毕业生也能胜任,便使人们产生了学多学少一个样的错觉,既然中学生能找到工作,何必上了大学再为找工作发愁呢?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直接影响了大学的招生,影响了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事业,从国家长远前途看是十分有害的。

        王艳红深有感触地发言:经过我爸来学校这么一闹,我也不怕丢人伤脸了。正像专访中所说的那样,家庭要供一个大学生,确实不容易,特别是贫困地区更加困难,所以我们的花费也应该节省一些。有条件的尽量搞点勤工俭学,为家庭减轻负担。感谢学校领导,给我安排了课余时间在食堂打扫卫生的工作一开始,我还不好意思,嫌丢人。现在想通了,劳动并不丢人,为了上好大学,我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奋斗。

        王艳红的发言获得一阵热烈的掌声。正在这时,校报室进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一男一女,他们兴奋地喊着:张老师、卢老师,又见到你们了。张老师还是这么精神矍铄,卢老师还是这么年轻漂亮,呵呵

        卢华把脸一红:哎呀,原来是王大年、栁思思,你们从西藏回来了。我都老了,说什么年轻漂亮呢。张老师已经退休了,接受了学校返聘,为办好校报再做新的贡献。

        德仁招呼他们坐下,然后对同学们介绍说:他们是90年毕业生,按照学校择优分配的规定,完全可以分到大城市条件好的学校,可是他们却主动申请去西藏工作。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于是,王大年、柳思思被一阵热烈的掌声包围住了一番热闹过后,德仁突然向王大年、柳思思提出一个问题:啊呀,我还忘记了,你们回家探亲,那么你们的杰作呢?是不是带回来了?

        听了德仁的问题,王大年喜笑颜开,柳思思满面绯红:看张老师,咋提出这么个怪怪的问题呢?

        卢华先是一愣,后来便嘻嘻地乐了:对呀,当时我看你们就不像是一般的同学关系,王大年申请去西藏,柳思思立即也申请去西藏,这正应了一句成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