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颂灵大道 (4 / 5)
“那他们在哪儿?”我兴奋地问道。
可只见我养父眉头一皱,说道:“这个……你还小,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但是你放心,他们还活着。”
一听说他们还活着,我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们还活着,只好我有生之年还有希望见上他们一面。忧的是,既然他们还活着,为什么要抛弃自己的孩子?
我养父为了安慰我,对我说了一个扭转我一生的话,他说道:
“阿永,想不想做洗冤师?等你成为一名真正的洗冤师,就能见到你的亲生爹娘了。”
听到这话,我欣喜万分,一个十岁的孩子,内心那种澎湃是最剧烈的,我殷切地盯着养父,郑重答道:“想,我要当一名洗冤师,像爹你一样。”
养父也是很欣慰,接下来他跟我讲解了关于洗冤师这一行的来历。
原来和每一个神秘行业背后的故事有着相同的影子和血泪史,洗冤师这一行尤为神秘,而且人丁稀薄,到了今天,只剩下养父他自己一脉单传。如果他再找不到传人的话,恐怕这个行当就会销声匿迹。
追溯到洗冤师的来源,要从明代熹宗年间说起,当年熹宗庸肆无能,致使宦臣当道,在当时的年代里制造了不少冤案。其中一起对于我们这一地区最为严重的,就是血洗高顺县的那桩大冤案。当时的县官名叫陶敬之,也就是我们的陶家村的先辈了。他是宦官对立的阵营,因为上书参奏宦官党羽,而被下令秘密绞杀。
陶敬之被宦官的走狗追杀到了一口小池边上,退无可退,他一介书生虽然没有退敌的本事,但是要拔剑自刎还是有气量的。于是就在这口小池边上,他朝天嘶吼,向苍天抱怨不公,当场倒在血泊之中。而那天也是风雨大作,山河欲坠的环境。
诡异的是,在那之后不久,参与这起高顺县惨案的宦官走狗,共计六十九名侍卫,全部在回京的途中逐个离奇死去。
朝中宦官的党羽为了隐瞒杀戮血案,也极力将这六十九名侍卫的死因遮掩得密不透风。
但这个消息很快传回了高顺县一带,有人猜测是因为陶敬之的其他同僚帮他报仇,也有人说是高顺县死去的成百上千的冤魂前去索命。
最后陶家村幸存的人在陶敬之自刎的那口水池上盖起了一座祠堂,以祭祀历代先祖。
而现在这口饱含冤屈的小池子,就是我们这祠堂中间的露天池子,后人将它称之为洗冤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