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故人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故人 (3 / 4)
        众人打了辆车,驶向城南的聚福楼餐馆。

        汤山县城建于山顶之上,城区老旧,道路狭窄。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县,至今吃着国家“低保”,难说谁是谁非。

        车上,王子衡才了解到丁张谌三人满腹牢骚的原因:

        县里马上要承办由省考古研究所牵头的“金竹古国学术研讨会”,县文联指示,汤山作为东道主,一定要给省内外与会嘉宾呈现出汤山的文化底蕴来,因此特地安排在研讨会前举行一场大型的诗词楹联及书画作品展览,具体事宜交由丁友文主持。

        要说底蕴这个东西,就好比人的颜值,娘胎里带来的,一旦底子太差,管你后天多努力,始终高不上去。丁友文等人深知,汤山自古就缺人文精神,今天的教育又被行政干预得一塌糊涂,哪还有像样的家底展示给外人看?

        想想同一地区的兄弟县份,人家大定有顺德夫人,平远有丁宫保,乌撒的金竹国遗址更是天下皆知。轮到汤山,就只能领着人家看看月亮数星星了。

        可不管怎么讲,客人要来,屋里还是得打扫打扫,难得领导瞧得着,自己尽心尽力去办就是了。好在汤山有一帮半饥不饱的文学艺术爱好者,组织了个小圈子,自娱自乐,也还搞得热闹。现在遇到这种紧急状况,县里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他们。

        谁知县文联将一纸**递给丁友文之后,既不出力,也不出钱,全由丁友文看着办。丁友文虽然一肚子意见,但想到这毕竟是宣传汤山的好事,攸关全县利益,也就没做计较,自己带着一帮协会里的诗词同道义务劳动。

        两天前的展厅布置中,七十高龄的丁友文爬上楼梯亲自指挥,结果不小心摔下来扭了腰,需要住院治疗。县文联一开始不闻不问,一帮来自各行各业的诗友们实在看不下去了,一起找到县政府办公室闹了一回,最后县政府迫于舆论压力才拍板:丁友文的情况按工伤来算,住院费用由文联出。

        住了两天院,文联就派人来催了:医院不是养居殿,病治好了就得走。原本还得留院观察的丁友文只好赶紧走人,他自己腰包里那点少得可怜的润笔费和稿酬,可应付不了高昂的住院费。

        王子衡听来听去,也就明白了这个所谓的“诗词楹联协会”和“老年大学”都是属于民间性质的,虽然挂靠了县文联,但经费没有,人员编制也没有,全靠诗词爱好者们自发筹办,自生自灭。

        用张胜利的话说,真是难为了丁友文这些人,不计个人得失,全凭一腔对艺术的热爱,生生为汤山撑起一片文明的天空。

        其实这种情况,全国皆是。在很多要员眼里,除了gdp,其他的都是屁。

        而最让丁友文和张胜利、谌涵俊愤愤不平的是:研讨会之前的文艺演出,光为了请几个三流明星,县里就大方地拨了三百万的专款!要知道,汤山可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县啊。

        几个人到了聚福楼,谌涵俊表示还有十几个诗友要来,大家要先等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