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欢喜佛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欢喜佛 (3 / 4)
        这套玉器由九个拳头大小的人像玉雕组成,每个玉雕的颜色均鲜艳繁杂,质地细腻,晶莹剔透。田福生是行家,他微微品鉴一番,便判断出这是上等的独山玉。

        而玉雕的内容,说来就有些让人不好意思了:每个玉雕上都是男女二人纠缠在一起,呈爱爱姿态。男子发髻高挽,双耳垂肩,宽大的袈裟半系半解,或和颜悦色,或狞眉怒目;女子则赤身裸体,姿态各异地贴在男子身上。

        粗看其形象,田福生认出这是密宗中的欢喜佛。欢喜佛又称双身佛,藏传佛教的寺庙中才有供奉,乃藏传密宗的本尊神,其爱爱造型来源于“男女双修”之教义。

        密宗认为阴阳两性的结合是宇宙万物产生的原因,也是宗教的最后解脱,故而修行者可以利用“空乐双运”产生了悟空性,达到“以欲制欲”的目的,最终**,证成佛果。

        那男子形象唤作“明王”,女子形象唤作“明妃”。

        据说密宗的这套双修理论为汉地儒教伦理所不容,因此今天在内地,是很不容易见到欢喜佛的。但跟传统的欢喜佛造型相比,这九个玉雕又显得有些不同。

        一般而言,欢喜佛造型比较单一:不管是柔和相的明王还是忿怒相的明王,要么站立,要么结跏趺坐;明妃则通通面向明王,双腿张开,四臂相拥,身体紧紧相贴而作交合之状。

        可是眼前这九尊欢喜佛,却各有各的不同姿势,内涵丰富了很多。也亏得田福生在这方面功力深厚,略加思索,便已弄懂其中因由。

        原来制造这套玉器的人,是“男女双修”之术的狂热信徒,他不仅极力推崇密宗中所谓的“和合大定”,还借鉴了汉地道教中的“房中九势”来辅助修行,以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双修这个东西,不光佛教中有,道教中也十分盛行。

        道教自古以来修真,就有外丹和内丹之别,而修炼内丹的一条主要途径就是房中术。有道是“阴阳两齐,化生不已。”于是好些老聃门人在闺纬之中刻苦钻研,将房中术发扬光大,琢磨出“采补抽添九势”。

        哪九势?曰:龙飞、虎行、象叠、猿搏、蝉附、龟腾、凤翔、兔吮、鱼游。说通俗点,就是九种爱爱体位。详细情况,请参考岛国爱情动作大片。

        想通这些,田福生对玉器的主人更是倾慕不已:要早生几百年,一定得跟他好好切磋切磋才行!

        最后一包宝贝运到石道,三个人累瘫在地上,都不愿再动弹。

        过了好半晌,田福生才幽幽地说道:“眼看天都快要破晓了吧?不赶紧将宝藏弄出去,天一亮可就麻烦了。”

        龙飞虎道:“福生,我的意思,如果时间来得及,咱们就一次性搞定,把宝藏全弄出去;如果时间来不及,那就每人先少带点回去,把痕迹处理掉别给人发现,下回再找个时间回来取。你们想想看,峰顶松树上那三根绳子被人看见了,后果会怎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