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一游台湾 (2 / 2)
不过,台湾百姓尚算配合。毕竟,弹丸之地,一应粮食补给本就不足,有大清这样富饶的guo家支援,才能免于饿死。而且,郑成功之后,并不是能够体恤人民的,也导致了民怨四起。加上派去安抚百姓的,是原本在台湾当地就很有些名气的施琅,民心上,并不难取得。
郑氏家族之人,也都留下了xing命。既然上面的人都保留住了xing命,这些做百姓的,自然也就不担心皇帝会要了他们的命的。何况康熙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农业政策也十分优厚,百姓自然乐意归顺。
毕竟,对于老百姓来说,谁来统治他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吃饱穿暖,别到那种卖儿鬻女的地步,便什么都不是问题了。
施琅本是与郑氏有些仇怨的,不过攻下台湾后,并未公报私仇,反而优待郑氏子弟。入台后,更是亲自去祭拜了郑成功的庙,称自己**,也算是为guo为民尽自己的责任,也代天子赞扬了郑成功当年**的功绩。
康熙将郑成功好一番夸奖,自然不是真的那么赞赏他的,反而不过是出于政治的需要罢了。郑成功**,虽然对清政府的统治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毕竟却像是跟毒刺一样,刺入肉中,不能致命,却足以让人彻ye难mian了。
当年三藩未平,康熙就已经视台湾为心腹之患了,怎么看都是会恨郑成功入骨之人,根本不可能真的赞赏他的。如此夸赞郑成功,却是将郑成功的这项功绩,归于了大清。让台湾岛上的百姓们也认为,郑成功其实是为大清办事的,所以大清要夸奖他一样。
而且,这话由施琅说出,更是容易另台湾百姓感动。施琅xiong襟宽广,能以大局为重,百姓自然也就觉得施琅能够冷静的chu理对台事务,公私分明,民心所向,如此一来,康熙也就成功的收拢了台湾人民之心。
施琅在台湾也有一座府,名曰施侯府。这座府邸,听说原是郑氏的府邸,规制自然也是极大的。不过,郑氏子弟还有一部分是留在台湾本地的,不能随意外出,却享受着官府的奉养。
朝廷不好苛待了他们,所以施琅便将郑guo公府一分为二。一部分做了自己的府邸,另一部分则软jin着这帮郑家人。
虽然与郑家人有仇,施琅倒还真的没有公报私仇,反而是好好养活着这帮人的。这种养活,自然不能跟之前郑家人的种种奢侈相比的,不过却也并不缺吃少穿,也没苛待他们。
胤祉到了台湾,直接便入住了施侯府。施侯府nei,有不少下人,听闻三阿哥即将入住,都觉甚是荣幸之事。胤祉到时,管家施安率领府nei所有人前来请安。
毕竟这天家之人,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的,对平民百姓来说也许还没什么关系,对于这些在大院里当奴才的人来说,能见着高贵的主子,那就是自己的脸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