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初涉军旅 (1 / 2)
当天夜里,袁溯不顾酒醉,与纪灵长谈一番,对虎贲营的情况和东汉末的军制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实穿越前的袁术很少到军营里来,见主将突然来了兴致,纪灵也很认真的向袁溯汇报了一番。
这是长期从事行政工作,袁溯养成的习惯,任何工作,从了解到上手都有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
虎贲营里除了纪灵,还有雷薄、陈兰等几名曲督,这几人袁溯都有点印象,是历史上袁术手下的将领,可惜没一个能力出众的,忠诚度也不够,最后还当了叛徒。
袁溯盘算着自己的手下,最拿得出手的就是纪灵,这货好像不是袁府家将,自己一定要好好笼络;之后便是张勋、桥蕤,这两人能力一般,但家将出身,忠诚度足够,也算是可堪一用。
至于雷薄、陈兰之流,无德无能,几乎算是不能用了。袁溯琢磨着一定的利用自己的穿越优势,积极招揽、笼络一些人才,将来无论是走猥琐偷生路线还是军阀路线,都要靠谱一些。
第二天一早,袁溯一反常态的起了个大早,观摩虎贲营操练。校场已经集结了一千五百名士兵,纪灵见袁溯到来,快步上前道:“将军,左曲宿卫宫城,前、中、右曲在此操练!”。
“伏义(纪灵字伏义),为何不见后曲啊?”
“将军,后曲是下军,不参与日常操练,请将军掌旗!”说罢,纪灵就将手里的指挥旗双手承在了袁溯面前。
“嗯……伏义,今日就由你指挥。”袁溯大度地交出了指挥权,纪灵便开始流水一般地发出各种命令,掌旗兵则把这些命令或口令、或旗语,一层层传过去让士兵们执行。
东汉军制:五人一伍,设伍长;十人一什,设什长;五十人为一屯,设屯长;百人为队,设百夫长;五百人为曲,设曲督;
常例五曲两千五百人为一营(部),营督通常被授予校尉衔,像虎贲营这样担任重要任务的营,营督才会破例授将军衔。在营之上,还设有大营和军,常例以五营为大营,军则无定制,除护卫洛阳的南、北军外,通常是战时临时组编。
统帅万军,远征千里,看起来气壮山河,实则困难重重。
首先是后勤上的问题,即使是野战部队,也有战斗人员和后勤人员之分。在中国军事史上,除蒙元外,历朝历代,但凡行军作战,都会将军队分为上、中、下三军。上军多是骑兵或轻装步兵,承担前锋、侦查任务;中军为部队主力,承担主要的野战、防御任务;下军多是老弱,不配备铠甲,承担后勤及辅助工作。
军队的战斗兵员越多,机动距离越远,相应所需要的后勤部队人员就越多。带甲十万,远征千里,背后往往需要几十万后勤部队的支援!
虎贲营常驻洛阳,几乎不承担作战任务,后勤补给也方便,因此非常畸形的编排出了四个野战曲、一个辅兵曲的妖孽建制,计两千中军,五百下军。
如果有突发的作战任务,这样不合理的编制连最基础的机动都是问题。军队出征,为保证机动性和战斗部队休息充分,到达一线前战斗兵是不批甲的,粮食、甲胄等等辎重全靠后勤部队运输。让五百人运输两千人的盔甲,那这支军队估计一点粮食都带不了,走出去几十里就会饿死人。
其次是军队协同指挥的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