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伏永忠丧妻子难养,朱善人过继难中
第二章
伏永忠丧妻子难养,朱善人过继难中儿
说到这里,读者不免要问,这位人称名久兄的人是谁,怎么这么大的面子,说起此人,大大有名,听我慢慢的道来。此人姓朱,名振生,字名久,北直隶涿州莲池村人氏,他本姓伏,是三家店村人,幼年丧母,父有腿疾,无力扶养,且上面已有两个哥哥,于是经人介绍,送给了莲池村的朱地方做养子。朱地方膝下无儿,只有一个女儿,年方八岁,家境殷实,夫人贤慧,正想要领养一个男孩,接续香火,可巧有朋友来到他家,说起他的亲戚,前不久媳妇死了,给他留下一色三个秃小子,两个大的还好,自己能找吃的了,一时半会饿不死了,可怜那个小不点,光着屁股在炕上哭,看着真让人心焦,你们二老要是能把他抱来养活了,那真是积了大德了,我那个死了的弟妹,在九泉之下也合眼了。
于是朱地方便和李夫人商量,李夫人听了也很高兴,但女人都比较心细,对来人说,李四,你先说说你怎么认识的这家人,他们家人品又是怎样哪,他的父母是否精明,别是呆傻人就行。李四说,嫂子你放心,我保证是个根本人家的孩子,他爹叫伏永忠,因有腿疾,走路有点费劲,年青时便学了手艺,专以织席编篓打笆为业,此人心灵手巧,织出的席花样繁多,咱们就说他给结婚新房定织的炕席吧,这张六八尺的席,中间是一个大红囍字周围四面是游龙戏凤,外沿两圈,内圈织的是万字不到头,外圈织了一圈回文,最后是斜纹收边,嘿,这张席铺在新房的炕上,就别提多漂亮了,亲戚朋友老乡亲没有不夸的,那手艺真叫绝了。
再说他那个又贤慧又漂亮的妈,人长的又好,手又勤快,生来一个好脾气,结婚这么多年,夫唱妇随,虽不能说是举案齐眉,但也从没红过脸,就是命不好,生完小三,没等出了满月就着急下地干活,不小心着了凉,得了月子病,急的伏永忠到处求医问药,家中那点积蓄,全都进了那个熬药的沙锅了,看了这多半年,病没看好,钱都花光了,最后人还是走了。
媳妇死后,穷得伏永忠连买棺材的钱都拿不出来,还是周围邻居乡亲们,看着可怜,大伙找了几块木板,东拼西凑才给钉了一个薄皮棺材,总算下了葬,死人是入土为安了,可留下的活人都遭了罪了,妻子死后,伏永忠拉扯三个孩子,是又当爹又当妈,真是苦不堪言。
前几天我见到他,人也瘦了,由于晚上睡不好觉,两个眼睛都熬的布满血丝,更显的大了,我问他过的怎么样,他苦笑着说,别提了,我给你说个顺口溜听听你就知到了,说完就念了一段顺口溜,我也给你们念念,也让你们听听,还挺和辙压韵的,他说;我每天干的是‘蹲猪,喂狗,堵鸡窝,孩子拉屎擦屁股,抓大锅,管做饭,刷傢伙,洗碗,灌罈罐,这些活,还没完,点灯还得缝缝縺縺’李四说完,把老两口都逗乐了
李老夫人说,也真够难为他了,一个大男人正天干这琐碎的杂活,哪受得了哇,再者说了,有这小不点拖累着他,也干不了手艺活,以后一家人吃什么呀,李四接着李老夫人的话说,嫂子你算说到点子上了,他正为这事发愁哪,所以他托我给小三儿找个好人家,抱走养活了,他就谢天谢地的烧高香了,我便寻思着你们二老,人又好,家又富,整天吃斋念佛的,大慈大悲的人,只要我跟你们说了,你们就不能见死不救,说得二人笑了,便对李四说,兄弟你去给他回个话,就说我们愿意收养他,也顺便把我们这的情况跟他说说,也好叫他放心,他要是愿意,你跟他定个日子,我们把孩子抱过来,李四说,那好吧,我明天起早就走,天亮前到他家,太阳一竿子高,我要是不回来,你们就套车往他那走,千万记住是三家店村,我在村头等你们,不见不散。
李四走后,李老夫人就忙了起来,他先把女儿小时候的衣服都找了出来,从里面挑了几件没有补钉的好衣裳,包了一小包,又找了两条小被子一块包了一大包袱,然后又拉开柜门拿出了一顶小花帽,一双小新鞋,一双小袜子,丈夫朱向善看着在旁边乐,说道,这套小衣服还是你怀孕前做的呢,当时做了两套男女各一套,我就跟你开玩笑说,这真是大姑娘裁洁子;闲置忙用。说得两人都会心的笑了。这些东西包好以后,再看看炕上那一堆旧衣服旧鞋袜帽子围巾一大片,李老夫人自言自语,这些东西怎么办哪,姑娘大了也穿不得了,扔了怪可惜的,干脆都给他们带去,看看那两个大的能不能穿,朱向善说,那我干脆把那破柳条箱子拿来,全装上得了,扔到车上拉去算了,两人都哈哈的笑了。
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早晨起来,李夫人梳洗完毕,做早饭时就特意的蒸了一大锅白面馒头,又蒸了一锅黄米黏糕上面撒了厚厚的一层大红枣,朱向善问,你做这么多饭干什么,李夫人说,多做点给孩子们带去,吃完早饭,见太阳已经升到了一树梢高了,还不见李四回来,知到那边已经说妥了,朱向善便套好了马车,车箱上罩上蓝布车棚,回头问女儿,今天咱们出去给你抱一个**回来你愿意跟去么,女儿高兴的说愿意,便第一个跳上了车,李老夫人拿了两个蒲墩,娘俩一人一个坐在车上,朱向善大鞭子一挥,啪啪的打了两个响鞭,那架辕的枣红马把头一抬,伸长脖子一声长鸣,飞起四蹄,大车便咕噜咕噜的跑出了村子。顺着大道,一留烟似的朝西南方向跑去。
车过涿州城朱向善把车停在了稻香村门前,李夫人下车进去买了一蒲包中八件,一包水果糖。再往前走到福聚兴门前,车又停下了,进去又买了两瓶酒,一斤酱牛肉,一篓酱香八宝菜。车出南门在瓮城内又有几个摆摊卖玩具的,傍边还有一个吹糖人的,朱向善把车停下,叫女儿下车买了几样玩具,又买了几个糖人,顺便买了一包糖瓜。朱向善问,还买什么,夫人答,都齐了,赶紧走吧,
朱向善跳上车辕,大鞭子一甩,车出瓮城,进南关,过药王庙一直往南,从三义宫门前经过。但见巨大的山门前,两棵古槐一对石狮子,门楣上一块匾额,蓝匾金字,上书,敕建大汉昭烈帝庙,八个大字,两旁嵌一付对联,上联是‘三结义三足鼎立三分天下土’下联配‘一圣君一世英明一统蜀江山’。再往前走就进了大树楼桑村了,进村不远,就见路旁有一个老桑树墩子,上面可坐八个人打牌,足见当年西晋陈寿在三国誌中所记,树高八丈,腰阔十围,不虚妄也。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