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人为才死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人为才死 (1 / 5)
        丁浩正人君子,长相俊逸,青年才俊,仕途顺畅,如日中天。一切美好的词语似乎都能用来形容他,不过唯一有点不好的就是,吃不了皮肉之苦。

        张凡打耳光他倒是能抗住,一个问题都不回答。张嘴的都是君亲天地师,忠义埋骨什么的。

        古清只割了他一只耳朵,他便什么事情都招了。

        当年兵部尚书任城决议隐退辞官。南离皇帝龙潜好言相劝才让其继续辅政,说是等新科状元一出,便做兵部尚书培养。其他老臣都是前朝官员,大多年迈体弱。正好借此时机,为南离培养一批新锐。

        龙潜也会择日退位,将时代让给太子。

        南离朝中没有不透风的墙。帝王身边全是各大皇子的卧底。朝代更迭在即,兵部尚书乃重中之重,这个位置可不会轻易让人。

        当时有点名气的读书人都被各方势力拉拢,京试还未开始,其实考题便已泄露。不过几个势力的人也不敢声张,只是找了几个绝对信任的优秀考生泄题。

        南离有个规定,历史上曾经实行过两次。

        在京试中,如果考了满分,铁定是状元郎。但是如果是满分,或者接近满分,状元郎会在太和殿和文部尚书起一场文论。南离素来看中文人。。对作弊行为处罚极中。其中太和殿文论风险杀机,如果稍有纰漏,就是太子也能扳倒判个**。

        本来各方势力都做好了博弈,一同约好各科试卷保留一题不泄,还有自由文章的题目也不泄露。其他的都可以展示给自己拉拢的考生,剩下的便交由天命。

        此次皇子内斗几乎奠定了这次京试的名次。京试前几日,太子的爪牙探寻到一个身份不明的炎国书生进入阳城,已经报名参加京试。

        太子疑心重,他暗中派人去炎国调查了这个书生之后,发现其四书五经,治国韬略,政事方针无一不通,而且不亚于当时的读书种子曹鸿越。。甚至在诗文方面还略超于他。这人在当地小有名气。只是家境平寒,父母双亡,是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

        曹鸿越和丁浩当时已经是太子派系的人了。除了考题之外,其他的一概不知。在临考前几日,太子派丁浩前去试探这个书生的口风,是否能够拉拢为己用。

        但是此人根骨如铁,只说君子生盛世,治国不治人。

        他只愿意为一国兴盛而付出,不愿意服从个人指令而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丁浩回报太子之后,太子大怒,本想杀了此人,就如已经杀掉的几个还未赶到阳城的其他书生一般。丁浩却给了个主意,说阳城里面杀人,容易引起注意。不如假借律法之手,送一个吞日麒麟的墨瓶给这个炎国书生,让他入罪便可断了其京试资格。

        这事是丁浩亲自办理的。丁浩告诉那个南国书生,说将军碑有很多大文豪的字迹,那处是对外开放的,如果有闲可以随意拓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