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丶邺城 (2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章丶邺城 (2 / 9)
        其实归乡来说的话,还是曹老板做的好,不仅衣锦还乡,还能再弄一些将士为他卖命,不过他也的确做了一些好事,嗯,为他的父老乡亲,刘毅觉得主要还是他的父老乡亲真的是全力支持曹操啊,家乡的子弟兵自随曹老板陈留起事,历经恶战,伤亡惨重。在曹操近乎全军覆没之关头,一批批生力军开出谯县,助他东山再起,历经磨难,未见背叛,真的是曹军之脊梁,曹操之后踞,然后曹老板回乡慰问乡亲,抚恤孤弱,当然对军心士气大为有利,将来恶战再起之时,将士们肯定会更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送命也甘心。

        历史上的曹操却是为家乡人做了点实事:投巨资,兴水利,修缮治理了睢阳渠。工程期间,没忘了去看望故去的“伯乐”桥玄,也算不忘旧恩,只是祭奠之时,还没忘了对前桥太尉开个阴阳之间的玩笑,对其生前毕恭毕敬,死后哪能还那么严肃认真?

        刘毅摆弄着火堆,诸葛亮张飞听到刘毅的话,也没有再多说,毕竟亲人全都离开了,却是挺惨的。

        张飞这家伙但是光棍,有老乡,却还没有成家立业,老夫老母也早早的去世了,现在就他一个人。

        倒是诸葛亮,刘毅记得,诸葛亮还有一个哥哥吧,好像叫什么诸葛谨,也是一个人才。

        “孔明,有空把你的家人接过来,城阳的地方大,现在青州徐州兖州都是咱的,不怕没有地方。”

        还有一句话,刘毅没有说,那就是现在严重缺少人才。

        诸葛亮沉默的点了点头,不过看他的意思应该也没有接家人的想法,毕竟世家的规则,有的时候其实挺麻烦的。

        一顿饭下来,吃的刘毅都有想吐血的感觉了。

        开始上路,目标邺城,今晚就要到达目的地了,一切仿佛都很顺利,刘毅祈祷着,如果袁绍能够在来的路上暴毙就好了,那北方就真的是他们的了。

        这并不是空想,老袁家的人,就袁绍袁术两兄弟,真的都是吐血而亡的。他们都得了一样的病,都是呕血而亡,莫非有什么家族遗传怪病不成?

        咳咳,现在的袁姓朋友不要心惊,就像孙家与当家子孙悟空一样,两千多年,血缘上是八不沾边的,要沾边咱也与那前知五千年、后知五千年的袁天罡沾边,东汉时的袁家,离咱太远了。就算比咱早得多的**大总统、洪宪皇帝袁世凯,人家归天的路子不也与这袁家怪病正相反么?东汉的袁氏兄弟是上边吐血,那民国的袁皇帝是下边不出水,据说袁皇帝得的是尿毒症,小便时还需要那最美的第九房小妾献忠心,用樱桃小口尽力吸裹出来,真难为这位小娘娘了!也幸亏袁皇帝预知归路,有备无患,要是只娶八房姨太,那还不得生生憋死?哦--明白为什么有句极普通的话为什么流传那么广了:老九不能走!

        袁氏兄弟的同病相归,估计是心理上的原因,都是被窝囊死的,人心里窝囊极了是否会呕血不断?不过刘毅未学过医,不敢妄言,但弟兄俩死前的境遇有点相似:袁术是恨天不公,竟被织席小儿刘备欺负;袁绍是怨天无眼,竟被宦官的孙子羞辱,的确是殊途同归。

        带当初也正是袁绍暴亡,曹操运至。一直等待的机会从天而降,出兵河北的时机终于成熟了!马上兴师?且住!古人云:趁丧伐国,不义也。曹操终于忍住贪婪没有立即兵向河北,是曹操突然又追求起那个“义”字来了?也,曹操是在等待:趁袁家举兵,必然会造成袁家小兄弟的同仇敌忾;袁氏所统四州官吏、军民,也必将怜弱仇强;举国骂曹操,也就算有了口实与理由。若能等到袁谭、尚、熙兄弟为争遗产而内讧,那就一拖两得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