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做主公是不可能的 (2 / 4)
曹操,或许是一个好选择。发布了“求贤令”,求贤不问出身。但事实上,曹刘孙三人都没有明显的门户之见,作为主公的态度并不重要。但是曹操的手下聚集的将领与文臣,派系之别十分严重。
甚至在一场曹操组织的比试箭术的大会上,曹氏宗族与其他武将的矛盾可见一斑。曹氏宗族的将领统领着最精锐的部队,包括青州兵和虎豹骑;而其他将领的军队却略显平庸。曹操对于宗族内将领的倚重与偏爱也显而易见。
若加入曹操的阵营,以他疑心病极重的态度是否会给与足够的权力暂且不提,其手下大将、宠臣是否能够支持呢?很难预料。
孙家三代人杰,或许不错。但是他们的根基在南方,在荆南、江南。这些地区受黄巾之乱的影响很小,世家大族趁机扩大了不小的势力,也更加排外。周瑜、鲁肃、诸葛瑾等“外来者”都不得长寿,不能不加以警惕。
那么就剩下刘备了。刘备势力前期是最为弱小的,也是最团结的。也是因此刘备才能拥有屡败屡战的资本。“人和”,可不仅仅只是象征性的意义。但是在刘备入蜀之后,随着势力的扩大,**也就越来越明显。
荆襄派与蜀中派和关东派斗争之外。关羽不满黄忠、诸葛警惕魏延,等等。这也使得刘备的“人和”优势不复存在。所幸后来拿下了汉中,有了山川之险,占据了地利的优势。
综合考量,程皓还是决定投奔刘备。
一方面是因为罗大大《三国演义》的影响,将刘备塑造成为三国时代的主角,使程皓对刘备带有不小的好感。
另一方面,刘备的理念与程皓颇为相合。不管刘备的仁义是真心还是表演,至少他愿意去表演。。那么对于百姓而言就是有好处的不是吗?如果有人真的一心为了他人,不在乎自己的利益,那只能说,他不适合做主公。
曹操一手制造了徐州大屠杀,其麾下的程昱制作人肉干充当军粮,种种行为推动了东汉末年人口的大幅减少,这都是程皓所无法容忍的。
孙家完全无法考虑,孙氏对于当地世家的依赖太严重。整个汉末三国,有哪一位大将文臣是被刺客杀死的?可是孙策这位主公就被刺杀成功了。即便不把这认为是世家的阴谋,程皓也无法保证当自己要做一个改革党时不被刺杀。
刘备势力前期虽然弱小。。但并非没有优势。其中之一就是前面说到的团结。这个团体,完全是被刘备的个人魅力所吸引的,而且没有世家之人,核心成员不会阻挡程皓的改革。
另外,关张以及“隐藏”的赵云都是这一时期顶尖的武将,而自己的投奔将成为刘备势力的智囊,就如历史上诸葛的效忠那样,“如鱼得水”。
最后,而又并非不重要的一点,就是刘备会成为徐州牧,残忍的是,是被曹操屠过的徐州。
曹操屠徐州,如果自己不出世,便无法避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