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整军演武 (3 / 4)
“君上,临淄城中有公室的士卒不下万人。各个大夫手下也有族亲和私属。
士与国人每年都进行军事训练。只要我们征召起来,马上就是一支大军。”
在春秋之时并没有常备军,或者说常备军很少。由于此时普遍施行国野分治,国人野人之间阶级明显。
国都里住的是西周分封时,跟随着诸侯就国的贵族和士兵。他们和主动投靠的当地贵族相融合,被称为国人。
而被征服的土著部族只能居于外,被称为野人。
征服者们为了镇压叛乱势力。维持自身的武力优势,就不允许野人参军。
国人们他们此时就和西方同期的公民差不多,有一定政治权利,但也要缴纳军赋和服兵役。
而野人则可视为自由民,只能干种地、工匠、商贾之类的工作,不允许参军打仗,几乎没有向上层爬的机会。
至于奴隶,那来源可就比较杂了,不过基本上是战俘和戎狄蛮夷。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士”就算是这时国家的常备军了。但士也承担着低级官吏的职能,他们也是有俸禄拿的。他们并不需要务农,而是练习武艺和驾驶战车等,靠庶农们种田供养。
在战场上有作为驾驶战车的甲士。也有穷的士没有战车可乘,但基本上有甲胄,可以作为战车周围的步兵参战。
而国人们也就是庶民了。他们的地位要高于野人。。但也要缴纳军赋,每年参加军事训练。
此时的军训往往被整合在田猎之中,春夏秋三季还要务农,规模不大,冬天就成为演武习兵的好时节。此时,国君会组织起军事演习,每隔三年还要进行校阅。
据说,在理想的情况下,国人成年就要前往王宫国都戍守一年,学习武事。之后还要在边境戍边一年,被称为戍卒。
当然这只是个理想状况,也许在西周初立,小国寡民还能适应。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