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丧葬之礼 (1 / 3)
小白这几天过得很痛苦,因为他的哥哥齐襄公死了。或者称之为薨了。
春秋时代的丧葬礼俗继承商周,普遍厚葬,贵族们尤其厚葬,所以,现在考古者挖开那时的墓葬,会发现很多青铜器。
而周礼里面天子死了称为“崩”,诸候死了叫葬,大夫死了叫卒,士死了叫不禄,只有庶民才叫死。
而更低等的奴隶死了连个坑都不挖,直接扔到沟壑里,任由野兽撕咬,苍蝇滋生。
所以,小白向鲍叔牙询问礼节,就是想知道自己在自己哥哥死了以后怎么办?
鲍叔牙思考之后回答说,“照常理,国君死了,会在一天后换衣。五日后出殡,五个月后再下葬。会发讣,告知各国,各国也会派使节前来吊唁,但这次国君暴死,无知篡位,只怕丧礼都要从简。
您在得知国君死后,又哭又叫,表示悲痛是符合礼的。
但接下来作为先君的弟弟,您要服丧一年。一日不能吃饭,第二天才能疏食饮水,要身穿麻衣、麻鞋,不能住在有吊顶寢室之中。
但我们这里条件已经很简陋,在您的兄长下葬之前,您注意着别穿丝绸衣裳,不要饮酒吃肉,不要聚众寻欢作乐就行了。”
于是。。小白感到郁闷了。虽然他和他那个便宜哥哥压根就没见过面,可是这时候的礼法要求贵族们执行繁琐无比的礼仪。
但其实他应该知足了,因为孔子在后世制定的礼法是国君死了,全部大臣国民要服丧三年!
三年之内整个国家不准嫁娶,饮酒,寻欢作乐。而且还真有人实行过,那就是秦朝。
可惜,秦二世而亡了,到了汉文帝时,下令一切从简,这个理想化之极的丧葬之礼也没实行。但在后世,孔子的徒子徒孙们不断鼓吹,提倡,厚葬这个习俗基本没变过。而随着儒家掌控舆论,后世官员们父母过世。。丁忧三年几乎没变过。
但在这春秋年代,真要按照孔子那套想法来干,国家能不能保得住可就两说了,所以虽然对贵族上层还是如此要求,但下层可就不一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