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8 (2 / 3)
这也难怪孙传庭这么说,毕竟,他是在方凯的配合下才打了这么一场大胜,击破了流寇十余万,远远比起原来的时空历史上的战果要大得多,虽然原来的历史时空孙传庭也一样抓了高迎祥送往京城,不过却只击溃了高迎祥一部义军,其他如罗汝才、革左五营、李自成等部根本没参与,更别提击破十余万义军的!
原先孙传庭是打算来见方凯一面的,至少这官场上的客套是少不了的,这又是双方配合默契的得了一场大胜。
亲自来见方凯,则是因为孙传庭虽说是陕西巡抚,但他不是督抚,督抚总督军务,虽然孙传庭也督着陕西军务,但他也只是陕西巡抚而已,不能让方凯这个堂堂总兵去觐见他,两人实际上来说应该算是平级,只是一个该负责政务,一个是军务而已,不像洪承畴是督师,那是总督五省军务的,自然也可以下令麾下各省总兵前来,所以他也只能主动跑来与方凯商议,怎样双方配合清剿剩下的贼寇。
只是最终却因为朝廷的一纸诏令,不得不就此罢休,孙传庭的算盘打不响了,进京勤王是拖延不得了,要不然那些个言官肯定要参上一笔,所以孙传庭也只得将诸事放在一边,整顿了一番兵马,随即领着千兵卒前往京城顺天府。
在接到了朝廷的诏后,已有准备的方凯开始沿途原路返回,还没到河南境,就听闻河南贼势复起,叫得上名号的就有许九冲、王九仁、王成龙、薛仁贵等诸部流寇,连营数十里,声势浩荡,已攻破扶沟县,如今正在围攻鄢陵。
守着鄢陵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屠夫左良玉,左良玉官职不大,仅仅位居副将而已,但一直都以杀贼之多而位居诸军之冠,其所部不似官军,更似贼寇,曹文诏没战死前一直余其配合作战,斩杀流寇无数,割稻草般斩杀了颇多,唯独官职得不到升迁,就是因为左良玉所部太嗜杀。
左良玉杀的贼寇多的,自己损失的也多,所部也曾有过过万兵马,但现如今在鄢陵只有三千有余,比起许九冲、王九仁、王成龙、薛仁贵各部要少得多,概是在崇祯九年中与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等攻伐中折损、逃散。
既然所部不似官军,更似流贼,同理,其所部聚拢的快,散得也快,往往若胜则大肆收编流贼,军势赫赫,兵败了就是一溃千里,所剩无几,所以左良玉虽然如今坐镇鄢陵,手下兵马却只有三千有余的原因。
许九冲、王九仁、王成龙、薛仁贵等各部义军加起来却有七万人,虽不足十万,比不上之前与左良玉攻伐的高迎祥、张献忠等部合兵,更没有其所部流贼来得善战,人数却压过了左良玉足有二十余倍。
左良玉干脆就闭城不出,但这一直死守着又不是办法,城被贼寇围着,又没法向朝廷求援,而且左良玉自家知道自家事,那些个文人领兵的巡抚向来看他不对盘,比如河南巡抚杨蝇武就向朝廷弹劾他左良玉兵强马壮却屡战屡败,非乃战之罪,实乃是左良玉‘避敌’惧怕所致。
这帮子生无能货,左良玉是一个都看不起,这要是自己真的实力比流贼来的强,何必壁战?还不是怕打杀不过,突然损兵折将丢了本钱,这才不敢出战来着?
所以他跟朝廷以及河南巡抚杨蝇武求援也没用,只得指望城内的豪绅,鄢陵有豪绅楚某一样怕贼寇攻破了鄢陵屠城,于是东拼西凑给左良玉凑足了五百人,鄢陵是一小城,人丁加起来也就几万人,左良玉挖地三尺也凑不了多少兵马,最后满打满算也就四千出头,这已经是最多得了。
至于城外的流贼许九冲、王九仁、王成龙、薛仁贵部此时却并不轻松,并不是因为城里的左良玉,在诸部义军看来,左良玉实乃瓮中捉鳖,小小的鄢陵城,三四千兵马,攻破了就能斩杀,而是因为各部义军听闻有一支明军如今已经到了河南府境内,怕是有万余兵马。
诸部义军的首领许九冲、王九仁等人此时才想起,这次几家合兵本也邀请了革左五营的老回回部前来,结果老回回却拒绝了,概是因为其所部兵力虽说是收拢一些,但当初前往与高迎祥会盟的三万六七千人,到最后收拢完各家败兵,也就一万千出头,丢了一半的兵马,元气大伤,而且,更别提老回回一部兵马了,革左五营加起来都没了当初的声势,自然是来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