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4.不想死啊 (1 / 5)
三年五载后,记忆里的东西也就被人忘得差不多的,只会记得,城东头有家信誉不错的老客栈,开了好几年了,西城那边的盐铺价格公道,称得上童叟无欺。
只不过,这几家各地的新铺子第一个举动却是暗地里购买棉布,自然也各有各的借口,哪怕是自家侄子开了成衣铺,入冬了,要些厚实的棉布做成衣裳来卖,这些理由也总归有用的。
反正,银子谁都想赚,既然有人收,没人管他是收了干什么的,更别说这些个价格比往年还要高上不少,而且散居山东各地,也没人往一块想。
甚至有人从别的地方贩过来卖,其中的得利还不少。
至于京城那边买的就更多了。压根连理由都不要,而且,各个地方分开来买,哪个地方数量都没多到夸张地步,所以,一切看上去还算顺利。
张五郎被方凯留在京城多呆了一阵,太昌盐铺那的事已经办妥,许一成许掌柜把精盐当青盐卖了一个月,随即就告卖光,然后光明正大的把精盐合着粗盐一块卖。
既让人看不出来,也一点都没得罪人,得到的银两一路从京城到天津卫,然后直接送到济州岛,连登州都不曾路过,这也是防止刘泽清突然翻脸。。而且,登州也不能放银子,毕竟,这里再过两个多月就得丢还给大明。
诸事已了,方凯放下心,开始准备和山东总兵邱磊算一笔欠下来的账,一笔血账。
血债血偿!
登州城外的明军军营,俗话说人头满万,数不胜数,更别说围着登州城的是山东总兵邱磊的三万大军和吴三桂的七千关宁铁骑。
这些个三万七千人加上刘泽清的两万人,一共是六万人左右,不过这六万人要分兵围城,登州城虽是县城,那也因为有前巡抚孙元化的缘由,光城墙的高度就足够让这些邱磊和刘泽清望而止步了。
所以,三个人一分兵,这邱磊手上能用的就更少了。。能调的动的就更只有本部一万人出头,至于其余的,吴三桂那是皇上爱将,他邱磊虽然是个一省总兵,可也不敢对关宁铁骑下令。
至于另外的两万人,这些人里有些事江浙过来的客兵,向来桀骜不驯,甚至还有的是从南京直接调过来的,南京那可是陪都,仅次于京城的地方,那里六部虽然权力没北边的那么大,可从那调来的兵丁,那也不是他一个区区山东总兵能挥之如臂的。
他邱磊真正能掌握的也就一万出头,这一万人还是邱磊历任山东总兵后见自己克扣军饷,吃空饷吃的太厉害,朝廷一征召,邱磊临时拼凑起来的八千余人,也就是说,他这个山东总兵至少吃了八成的空饷,只有两千人是‘老兵’,这些人平日里忙着晒制盐货,一年都难得训练几次。
若说真正能用的,仅仅邱磊的亲兵,五百人,这些人个个配着戚家刀,资格老些的还有木甲可以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