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3章 93.设厂,选址 (2 / 2)
这种股份制在晋商中间很流行,不过晋商多是把股份分在家族内部,各房分占股份。谭良栋则是让整个商会有意愿的商人全部入股,打破了宗族的限制,让水泥作坊能尽快完成集资,并且这种按股份分红的机制也能避免商人们对水泥作坊有太多的干扰。
任何改变都是一点一滴完成的,谭良栋推出股份制,也是在改变落后守旧的家庭式作坊的管理模式。
胡振江对做生意不精通,但他在各村跑了这么久,通过对比柳林,他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东西。柳林能快速的稳定下来,煤矿改制是最大的功臣,其次就是谭良栋在柳林开设兵工厂、砖窑和商会开设的各种作坊。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人们都有活干,自然就会稳定。
因此在谭良栋和商人们谈完了钱的事后,胡振江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千总,诸位,水泥作坊准备开设在哪里?”
白世镜被问住了,他当然是希望开在柳林,这是商会的大本营,寻到一百亩荒地是很容易的事。但这个决定权不在他手里,只能看向谭良栋。
谭良栋对此已有打算,水泥作坊是不会开在柳林的,恢复稳定的各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水泥作坊需要开设在这些地方。
封建时代的小农经济绝不是想象之中的男耕女织那般稳定美好。。耕作技术的进步让一夫可耕作百亩地,而人口是不断增加的,土地是有限的,此消彼长之下,就会有大量的人口从土地上脱离出来,但农业社会根本就没有如此多的工作岗位容纳这么多的剩余劳动力,于是,流民就产生了。
流民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社会的流动,也是不稳定的根源。
如果说,在工业社会,有间歇性的经济危机,那么在农业社会,以工业社会的标准来看,那天天都是在危机中。
对于水泥作坊的选址,谭良栋已有打算,便道:“水泥作坊开设在哪里,那里的人们就能有活干,但这个道理不是所有人都懂。因此,水泥作坊不能是我们这些人坐在这里一口就给决定了,还需要村民们也接受。”
谭良栋停了一下。。看向胡振江,继续道:“涛起,工作队和护村队在各村都建立起来了,你去把这个消息传给各村,让各村派出能代表自己村子的人来柳林,商议此事。”
胡振江愣了一下,回道:“是。”让各村派代表到柳林,水泥作坊的选址就是个引子,胡振江相信谭良栋肯定还有其他的事。
李鹤轩、白世镜等人也听得一愣一愣的,各村代表齐聚柳林,谭良栋这是要搞大动作啊。
众人的猜测很准,谭良栋确实要搞个大动作,现在已经是天启三年的十二月了,谭良栋前期做了那么多的事,就是希望能够直接聚合吕梁各村的力量,把县城、府城甩开,让吕梁营彻底扎根。
天启四年不是平静的一年,阉党和东林党彻底撕破脸,朝堂的斗争蔓延到地方,到时山西巡抚多半要换人,卢象升也会受到影响,跟卢象升关系深厚的吕梁营也不会幸免。
谭良栋要做的就是让吕梁营的根深深的扎到各村,不论外界发生什么,都动摇不了吕梁营,也动摇不了他在吕梁进行的变革。
(本章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