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78.乡绅,鲜血(一)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8章 78.乡绅,鲜血(一) (1 / 3)
        下河村,位于临县境内,是一个大村子。随着吕梁营剿匪的推进,下河村驻进了吕梁营的一个班,在秩序稳定后,李鹤轩带着人进入了村子。

        像下河村这样的村子,组建的护村队人数在三十人左右,由两个吕梁营的退伍老兵带领着,李鹤轩的任务就是帮助退伍老兵们建立护村队。

        “活曹操”罗汝才曾经多次肆虐岢岚州,临县、岚县、兴县三县的村子深受其害,下河村也一样。李鹤轩进驻下河村后,发现整个下河村的青壮村民都逃的差不多了,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弱妇孺。

        类似下河村这样的村子还有很多,因此吕梁营在各村建立的护村队大头暂时都由吕梁营垫付,这让谭良栋很无奈,一眨眼的功夫。手里的存银就没有了一半。

        下河村的护村队建立起来后,李鹤轩把护村队的名单登记在册,然后就往下一个村子去。护村队完备后,就是胡振江和他的宣传队进入村子。

        谭良栋给胡振江的权力很大,进入村子后可以节制村子里驻扎的吕梁营和护村队,必要时候甚至可以调遣已经剿完匪正在休整的牛凉等各部。

        下河村是胡振江走过的第十二个村子,也是进入临县境内的第一个村子,深入了这么多乡村,胡振江对大明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有了很深刻的了解。

        从大的方面讲。。乡村由两个群体组成,一个是以士绅为代表的地主,一个是从土里刨食的农民。在明初,天下刚刚抵定时,地多人少,地主和农民之间的身份是相互转换的,分的并不是那么清楚。

        两百多年下来,人口越来越多,开荒新土地的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再加上时不时的天灾,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并且,在越来越僵化的科举制度下,以耕读传家的士绅们,家族供子弟读书考科举做官,子弟做了官以后利用权力又为家族谋取更多的土地,慢慢的,士绅就是地主,地主就是士绅,已经成了和农民完全不一样的一个群体。

        而吕梁的情况更加复杂。。士绅们除了掌握大量的土地资源,还掌握着不少煤矿。

        谭良栋半强迫矿主们组建了煤炭协会,推行了《生产条例》,打破了以往胡乱的管理模式,将矿主们对煤矿的影响降低。但谭良栋并没有处理关于土地方面的问题,不论对谁而言,土地都是命根子,谭良栋想慢慢来,最好是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

        下河村,胡振江进了村子,跟吕梁营和护村队打了个招呼,便带着宣传队在村民中间宣传条例。

        在乱局逐渐被平定后,原本逃离村子出外讨食的村民们回到村子,躲到府城的乡绅地主们也回来。

        乡绅地主们对吕梁营建立的护村队很不友好,他们认为护村队的建立,是在抢夺他们对村民的影响力,是在挖他们的墙角。趁着吕梁营立足未稳,乡绅们联合村老、族老大肆诋毁吕梁营,并借助这些老人的影响力把应经加入护村队的青壮们叫回去。

        村民们不傻,护村队管吃管穿,谁肯轻易放弃。然而,乡绅们更狠,在“大义凛然”的宣扬下,威胁村民们谁要是和吕梁营合作,就直接加租或是不租地,早就在外吃够讨食的苦的村民们为了一口饭,只能把参加护村队的青壮们叫回,并且对胡振江的宣传队也冷淡起来。

        护村队的流失,村民态度的冷淡,很快便由大河村蔓延至整个岢岚州,进而影响到永宁州两县,这些情况汇集到了谭良栋和卢象升那里。

        卢象升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只能退一步道:“良栋,护村队必须要设立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