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72.商会,谋官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章 72.商会,谋官 (3 / 3)
        “涛起他……”胡振江的法家思想卢象升怎么能不知道,自他中进士被授官以来,卢象升对胡振江的思想越发的赞同,不论朝堂还是地方,边关还是内地,时局的形势愈发的让人担忧起来,也道:“确实是需要一番变革了。”

        历史上的卢象升,以文官身份统军,并建立了“天雄军”,对内镇压流寇,对外抗击清军,一心为朝廷,最后却因关宁军监军高起潜拥兵不救而被清军包围战死疆场,死时年仅三十九岁,在最黄金的年龄死去,极为可惜。

        在明末这样道德沦丧、制度败坏的时代里,卢象升为人直厚,不喜与同僚争斗,靠着战功被崇祯皇帝从知府升到总理中原军务大臣,他曾多次想陛辞,但都被崇祯皇帝拒绝,心理异常痛苦。长期的战斗,卢象升看的很清楚,他打仗胜利再多,对时局也没有多少作用,问题的症结还在朝堂里。

        谭良栋很想改变卢象升的悲剧命运,不管是他对于卢象升个人品格的尊敬还是两人之间的情谊,便道:“建斗,天下的变革离我们太远,现在我们要关注的是眼前的永宁府。永宁知府老迈不堪,建斗,你有想过要当上永宁知府吗?”

        卢象升没有说话,但拿着水杯的手在微微颤抖显示着他的内心很不平静。过了许久后,卢象升才道:“县官至少三年一换。我要想挪位置至少还要等一年。”

        “就是一年,建斗,这一年内我会把整个吕梁范围内的匪给灭掉,让永宁、岢岚二州安定下来,到时你就以此为功劳,完全可以升到永宁府知府。”

        “那你呢?”功劳就一份,谭良栋把吕梁营的功劳给了他卢象升,自己就没了。

        “我?建斗,我的功劳越大,刘巡抚他就对我防备越深,反倒是你,进士出身,有了这些功劳,足以往上走一层。”

        卢象升听后也道:“良栋。。我明白你的意思,吕梁营要想强大,只有不断变革,晋西北要想稳定,也需要不断变革。我卢象升在此承诺,只要在我的权力范围内,我必定会支持谭良栋和胡振江的变革!”

        说完后,卢象升和谭良栋二人站了起来,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变革的号角,在真武山上吹起。

        在谭良栋和卢象升二人结成同盟时,太原城,王家,王振江的二哥王振海,在得知王振江代表晋南的商人们和吕梁营达成新的协议后,一场针对王振江和吕梁营的谋划被悄悄展开。

        老王家家大业大,老大王振洋一门心思做官,现在在朝中已经谋得一份重要的职位,老二王振海要继承家业,手中掌握着王家最核心的票号生意。。老三王振江本来在老大老二眼里是不成器的,但没想到跑了一趟边塞去了一趟晋南,名声在晋南的商人中越发的响亮,在老王家中和老二王振海已经是不相上下之势了。

        王振海岂能对此坐视,在详细了解王振江在交城的事后,心里就有了主意。魏忠贤在朝中得势后,迅速往全国各地派驻矿监税使,山西作为产煤之地,魏忠贤派驻了大量矿监,但不幸的是,矿监们来了山西后,吕梁山闹流寇,潞安府有罗汝才,矿监们大都待在太原城,做起了税使,在繁华的街道直接设卡收钱,搞得太原城乌烟瘴气。

        派驻山西的矿监领头人是魏忠贤的心腹太监李德芳,王振海找上门去,给其送了一份重礼,然后把吕梁的情况说了一遍。

        李德芳是个很精明的人,并没有直接回应王振海,客套了几句将其打发后,把自己手底下的东厂番子派了出去,调查吕梁的情况。

        (本章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