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33.砖厂,铁矿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章 33.砖厂,铁矿 (2 / 3)
        路口处,人们也知道了吕梁营要的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啥也不会只吃干饭的一概不要。不得不说,小农经济下的社会分工不是很彻底,这里的多数人基本都是以种地为主业,但也多少会点木工活或是石匠活。

        这就让谭良栋有些为难,他需要的是有专业技能在身的,不是半吊子的,但中阳又不是大县富县,纯手艺人实在是少。

        现在柳林的粮食才刚刚到够吃的地步,养不起太多人,谭良栋狠下心来,只要会炼铁的和铁匠。铁矿周边的人家有不少就是靠炼铁为生的,这一番招下来,还真找到不少会炼铁的,有四十多人,铁匠也有二十多人,这里面还有两个是大师傅级别的。起码谭良栋能从别人的眼神中看出这两个大师傅在这一行当地位不低。

        招到自己需要的人后,谭良栋给剩下的人留下了一点粮食,然后回到铁矿附近,在两位大师傅的指点下,找到先前人们丢弃的铁料,足足收拢了五百斤。

        看着被装上马车的五百斤铁料,谭良栋心情很不错,这次出来收货很不错,最大的收获还是人。刚刚谭良栋和两位大师傅聊了聊,柳林的炭很适合炼铁,出来的铁料很适合打钢,这让谭良栋有了一个想法,看能不能把第三营的装备全部更新。。换成钢制武器。

        明朝已经有这样的生产能力,据吴敏所讲,延绥镇总兵王定自己的家丁部队用的就全都是钢制武器,在战场上很是占了优势,但钢制武器耗费很大,没有雄厚的财力是装备不起的。

        回到柳林,谭良栋在早先选定的地址上建了一个简易的砖厂,柳林会烧砖的人不少,基本都被谭良栋弄了过来,然后让他们先做地窑和烧窑。

        炼铁的地方离煤矿不远,打铁匠们也直接在旁边弄了个简易的作坊。

        谭良栋最需要的是一批新的武器,因此便让大师傅给自己先打造二十把。。原型便是自己的腰刀。

        说到这,谭良栋受后世的影响,一开始是想让大师傅以前唐的横刀为原型给自己打造武器,没想到被大师傅给拒绝了。

        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话说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倭寇肆掠,倭寇手中使用的倭刀便是以唐代横刀为原型铸造的。后来到了万历时代,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明朝派兵援助朝鲜,这一次就有从山西调过去的兵,这里面的一个大师傅当时就是在太原九卫的匠作营里干活的。

        据他讲,壬辰战争时,明军士兵的刀不如倭寇的倭刀锋利,因为倭刀窄而薄,明军制式刀是仿照苗刀样式而来,较宽较厚,但最后明军赢了。除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兵器方面,明军制式刀寿命要长于倭寇的倭刀,倭刀在和明军制式刀碰撞多次后往往会被撞断,盖因其刀身过薄。

        谭良栋听完大师傅的解释后,决定就以自己腰刀为样,先打造二十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