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疟疾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疟疾 (1 / 4)
        “一岁之间,长幼相若,或染时行,变成寒热,名曰疫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

        疟疾很多人都听说过,但不知道它的恐怖在哪里。

        屠呦呦院士正是因为提取青蒿素,成功克制疟疾,才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奖。

        可以说在青蒿素出现之前,疟疾基本是不治之症。

        而疟疾的传播也是不定向的,古人认为疟疾是通过空气传播,但实际上疟疾大多是因为蚊虫叮咬携带疟疾病毒进行传播。

        在古代得了疟疾就相当于死亡。

        华夏人津津乐道亚历山大大帝会不会越过阿尔泰山来到大秦,与秦国争一争雄雌,但可惜的是,亚历山大大帝在征服印度的途中,得了疟疾,不治身亡。

        不仅是斯巴达人会患疟疾,在中国的古代征战中,疟疾也是层出不穷。

        汉武帝征伐闽越时,“瘴疠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十二三”;东汉马援率八千汉军,南征交趾,然而“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清乾隆年间数度进击缅甸都因疟疾欢而受挫,有时竟会“及至未战,士卒死者十已七八。”

        华夏古代对进攻中南半岛兴致缺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行军到了西南容易爆发疟疾。

        近代的中国远征军援助缅甸的时候,也有大批量士兵死于疟疾。

        罗马名医盖伦根据“四体液说”提出,疟疾是体液不平衡所导致的,采用放血和催泻疗法即可治愈。然而疟疾本身就会导致贫血,简单粗暴的放血只能让病人死得更快。

        这就是中世纪传言西方只会放血治疗的缘由。

        而传统中医则认为祛邪截疟是治疗疟疾的基本原则。在诊断为疟疾后,即可截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