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刻碑立传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刻碑立传 (1 / 3)
        至于为什么叫《高中生物学》,李渊其实是有一些恶趣味的,想想闻名天下的孙思邈学高中生物知识,就有些好笑。

        至于更深的生物学,他还不打算弄出来,科学这个东西是循序渐进的,各门学科是相互牵连的,比如显微镜就需要成熟的玻璃技术。

        大唐有玻璃,但更多是有色的玻璃,类似于八九十年代的深蓝色玻璃,他们称之为“琉璃”。

        待孙思邈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走后,李渊也在桌案上正襟危坐,提笔写字。

        盖上太上皇的私玺,信封封口印上红戳,一张足以影响大唐走向的书信就这样被信骑八百里加急传递进了皇宫。

        ......

        两仪殿。大殿两排的铜铸烛台上插着粗如婴儿臂膀的蜡烛,点点烛光化为繁星拱卫位居正中的明月——李世民!

        案牍上堆积的公文、奏疏有如高山,他手握着紫毫御笔不断批改,赤色的笔迹很是显眼,被称之为朱笔批注。

        皇帝的权利并非万能,批注完成的奏疏先要送至门下省,经过门下省的长官同意后才能通过中书省发布圣旨,若是门下省不认同,则可“封驳”。而没有通过门下省的审核,直接在中书省直接发布,严格算起来是不合法的。。只能称为皇帝下的中旨。

        “恪儿回来了?”李世民停下笔,眼睛认真浏览奏疏,抿着薄薄的嘴唇,看起来有些冷酷,可言语间却有些父子间的温情。

        王振先是在离李世民十步左右的屏风旁伺候,听到这几句话,他走进了几步,恰好停在了离案几刚刚好的三步距离。

        皇帝陛下对宦官管理极为严苛,三步正好是“目光不能及”距离。

        王振轻声说道:“三皇子在翠华山,太上皇那里停留了约有半日,就离开了......三皇子也是个知道孝顺的孩子,病愈之后第一个前去拜谢的就是太上皇,并且呈上了一只猎得的野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