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朝堂激辩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03章 朝堂激辩 (2 / 5)
        而这,正是大明王朝,当年发行“大明宝钞”失败的原因。

        朱慈烺道:“原因很简单,发行国债,非是常例,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就如民间百姓,不得已才和他人借钱一样,如果一个人,家中只有三亩田,但却想向他人借三十亩田,一定没有人敢借给他,都担心他还不起,变成了空债,民间如此,朝廷亦是如此,需量力而行。唯有如此,国债才能永续发展,朝廷信誉才能得到保证。”

        “更何况,借钱不是白借,是要有利息的,朝廷借一百万两,来年利息是六万两,如果是两百万,一年就需要十二万两,以此类推,借的越多,朝廷需要偿还的利息就越多,如果还不上,朝廷信誉必受损害,以后怕也是再也借不上了。因此必须有所控制。”

        马嘉植听完,不再问,深深一礼,退下了。

        朱慈烺继续:“第二。国债券不记名,到期之后,任何人拿着国债券到户部,都可以换取应有的银两,同时允许国债券转让流通,可以换金银,亦能抵偿赋税,比如京师一个商人,来年他需要缴纳赋税一百两,但如果他手中恰有一张一百两的国债劵,那么他就不必辛辛苦苦的带着银子到衙门了,他只要把他手中的国债卷还给朝廷就可以了,如果是到期的,朝廷还需要另付他六两利息。”

        “各地衙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或者是折价收购国债券,违者以重罪论处!”

        “如此一来,国债卷就不再是废纸一张,而是等同是真金白银,商人必然愿意认购。”

        大明宝钞失败的两大原因,一是毫无节制的滥发,根本没有保证金的概念,二是不能按实际数目兑换,亦不能抵充赋税,朝廷只发行宝钞,但却不回收。

        白话讲,大明朝廷鼓励你们商人之间用大明宝钞进行交易,但想要用宝钞抵偿朝廷赋税,却是没门。交税还得真金白银。

        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把百姓当傻子吗?

        洪武朝刚发行时,一张钞值1000文的大明宝钞,还能换800文铜钱,后来越发越滥,兑换的铜钱越来越少,从800一路跌到80,最后干脆没人要了,变成了废纸。

        和大明宝钞相比,国债券不但可以抵偿赋税,控制发行数量,而且还有利息,岂不是香的很?

        当然了,百数之六的利息有点高,但谁让情势着急呢。

        听完太子的两点,殿中立刻就哗然一片,什么,债券可以抵税负,那明年的岁入不就少了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