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章 络通观 (3 / 4)
阿律入观前觉得这络通观可怜,入观后倒是认为他们这也太颓废了。门口没守门的也就算了,院子里几个道长看到她也跟没看到似的,自顾自干活儿。
阿律问了几个人,得到的回答不是不知道就是你去哪儿等着吧。
最后她只好在络通观大殿旁的回廊里等着了。
等候无趣,阿律自觉地四处看看。这一看,深觉络通观是真的大起大落。
回廊墙壁上刻满了络通观从建立到现今的所以事迹。
九安里这个地方地处边关,虽然环境不恶劣,但早年是专门给流放犯住的地方。这里有大片的草场,流放犯就在此畜牧养草。
后来国土慢慢扩大,这里也不是唯一一个流放地。渐渐的就有人在此定居。然而受历史原因,加上边关战乱不断,整个九安里治安并不好。
这个道观的祖师爷是一个老头。他在七十多岁时游历到九安里,看此地百姓受妖怪之苦,但此地没有江湖门派驻扎,官府又忙于边防,实在没精力没能力请江湖人,因而他便定居在此为人除妖。一时间深受此地百姓爱戴。
祖师爷过世时,九安里的官府联合当地几百户居民,凑了钱给他建了这个道观。以其道号为名。
之后的几百年,络通观虽然没有出过什么名扬天下的大师,但还是继承祖师爷的遗志为民除害,直到世家之乱前。
要说这个络通观刻石壁的人也是特别,伟大的部分事无巨细全写下来,叛乱的部分也是事无巨细的写下来。
世家之乱前,九安里产的一种叫滴水石的东西被皇甫族看中。这滴水石似乎是有什么增强五行灵脉运转的功效。因而络通观定期为皇甫供货,两家人就此有了关系。
后来皇甫叛变,络通观里有三个道长追随皇甫,原因是对当时朝廷想打开九安里的关门,给西南关外一些外族小国通商。
西南关外一带的小国之间常年战乱,每隔几十年就有一个新的国家出现,再过几十年它就又被吞并。
朝廷当时的政策是以商息战。可是边关的人不这么想,仗打久了,两边的人早就互相结仇,现在说合作就合作,谁愿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