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7章 现实难题 (4 / 7)
比如,多搭载20架重型战斗机,制空作战能力能提高一倍。换成是“巡-4a”的话,反潜作战能力将提高3倍。继续保留24架“战-12”,那么在低烈度的战斗当中,综合作战效率能提高1倍以上。
毫无疑问,这才是理想的航母战斗群。
由此,也就不难看出“攻-12a”对帝国海军的价值,以及周涌涛为什么要拼尽全力支持这种舰载机的研制工作。
在全球大战中,“攻-12a”的价值更突出。
其实,在波伊战争爆发之后,帝国海军立即下达了“攻-12a”的订单,并且责成承包商尽快启动量产工作。
因为设计试飞还没完成,此后还有军方的验收试飞,所以就算拿到了订单,承包商也没办法让“攻-12a”立即量产。
为此,乘风公司提出先在原型机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作战系统来达到服役状态,并进行预产批次量产。
可惜的是,就算是预产批次,也要到明年第二季度才能交付。
此后,还要进行适应性训练。
哪怕是在战争时期,这些“攻-12a”能够在明年的第三季度,甚至是年底形成战斗力就很不错了。
在此之前,帝国海军的主力攻击机依然是“攻-5f”。
当然,海军需要的不止是新式舰载攻击机。
在空军主导的“先进战斗机”结出说过后,设计团队已经把重点转到海军型上。
不出所料,绰号“火凤凰”的“战-21a”将在明年完成研制工作,有望在新历152年正式装备海军航空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