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关键因素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 关键因素 (2 / 6)
        这套扁平化的指挥体系,其实是第三轮军事改革的硕果之一。

        当然,还算不上完全与彻底。

        受技术手段的限制,帝国军方并没有想过实现全部改革目的,很多涉及到尖端技术的军事改革将推迟到下一轮军事改革。这其中,就包括代号“反射弧”的战区通信指挥系统。该系统在建成后,战区司令能直接向班排指挥官下达命令,并且直接调取士兵在前线战场上获得的信息。

        因为太过超前,有太多技术门槛需要跨越,所以“反射弧”的研制工作是一拖再拖。

        按最新的计划,能在新历155年拿出样品,就很不错了。

        所幸,现在这套代号“传声筒”的指挥系统超越了所有对手,而且大幅度领先。

        在过去几年里,每年都会在巴铁进行几次联合演习,比如代号“和平之翼”的东方集团空军联训联演。也就是通过这些演习,巴铁空军率先完成了指挥机构调整,融入到东方联军指挥体系当中。

        不过,这并非全部。

        在巴铁的战斗机升空前,还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部署在巴沙瓦与卡拉奇的2架“侦-29C”相继升空,并且在大约30分钟之后,跟靠前部署的“指-8C”汇合。

        这两架大型电子侦察机,也就是电子战机,才是真正的“关键先生”。

        因为大型电子战机的使用强度远比不上预警机,所以“侦-29”系列总共不到30架,还没有“指-8”的一半。

        至于价值,“侦-29C”绝对不在“指-8C”之下。

        在高强度的空中战斗中,电子战机甚至比预警机更重要。

        说得直接一点,跟差一个级别的对手,比如梵罗国交战,“侦-29C”这样的大型电子战机能够让附近300千米范围内的敌机全都变成瞎子。如果适当的缩小干扰范围,比如把干扰区域的扇面减小到5度,干扰距离能翻倍达到600千米,也就能对敌人的大型预警机进行压制式电子干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